2)321.济州岛农村的特色产业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象升为人刚直,不懂就是不懂,并不羞于下问。

  “这菜离了田间地头,最好当天就能送到城里去,否则就不新鲜了。要是晚上几天送到城里去,这菜也就没有人要了,种菜的都要亏死了。即使有些比较耐储存的蔬菜,比如萝卜,也有一些远一点的村子种,但是卖相价格肯定比不过咱们村子。所以离济州城越远的村子,种菜的越少,因为赚不到钱。”村长怕卢象升这样的贵人不清楚农事,所以解释得比较详细。

  这时卢象升才明白并不是谁都可以种菜的,特别是新鲜的叶子菜。

  济州城的新鲜蔬菜主要由周边的村子供应,他们有这个便利条件。种菜比种粮食收入更多,不过也更辛苦一些,一年四季都在忙活,基本没有农歇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份辛苦,村民们都赚到了钱,生活条件比周围的村子更好一些,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一点从村民们的住房就可以看出来。

  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摆脱了茅草屋,起码住上了砖瓦房。屋里的家具摆设看着簇新,明显置办没有多久。村子里起码一半的家庭有牛,由此可见村子的富裕。剩下的家庭不是买不起牛,而是因为牛的数量有限,根本不够卖,他们还在排队等候指标,或者等着买其他家庭的小牛犊。

  村子里最大的建筑是村公所,由济州岛官府拨款建成,是坚固的石头水泥建筑。里面非常宽敞,房间也很多,功能也很多样。

  里面即有土地庙,还有祭祀的祠堂。虽然大家不是同一个祖先,但是都可以在祠堂里祭祀自己的先人。

  村公所还是村子里的学堂所在,白天有老师在这里教授孩子们读书。这里也是村子集体财产的保管地,常年储备着一些粮食物资。

  村民们聚会娱乐、举办大型活动也都在村公所,可以说这里是村子里最重要的建筑。

  之所以花这么大的代价修建又大又结实的村公所,是因为紧急的时候这里还可以成为村民们的避难所,比如台风来临的时候。

  济州岛的独特环境使得它经常会受到台风的侵害,运气不好的话,一年来几次台风也很正常。

  这样的情况使得茅草屋根本无法抵御台风的侵袭,甚至是砖瓦房都不一定靠谱。只有用石头和水泥制成的房子才可以保证在台风中安然无恙。

  只是石头水泥房子的建造成本太高,不是一般的百姓可以承受得起的,所以在台风来临的季节,大家到村公所避难成为了常态。

  不过这样的情况并不是鲁若麟想要的,他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家庭都住上安全坚固的房子。只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制约瓶颈还是水泥,现在济州岛生产的水泥全都用来支援辽南建设去了,只有等到辽南那边的水泥厂大规模生产,济州岛这边生产的水泥才会逐渐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