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1.济州岛农村的特色产业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转为民用,并向周边出口。

  卢象升的午餐就是在村公所里解决的,各种蔬菜、鱼、肉不缺,还有村民们自酿的米酒。看到如此丰盛的饭菜,卢象升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连忙示意随从给钱。

  不过这个举动马上被随身护卫的军官阻止了,“卢公请放心,周知州已经给了公使钱。”说完拿出一块银元,对村长问道:“够不够?”

  “够了,够了,还有不少剩余的。”村长眉开眼笑的接过银元。

  “剩下的就当是你们的辛苦钱吧。”军官不以为意的挥挥手。

  村长连忙感谢着离开了。

  卢象升饶有兴趣的看着军官和村长的互动,向军官问道:“他怎么敢收你的钱,不怕你们事后报复吗?”

  大明别说官员了,就是那些衙役们下乡的话,哪个不是被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别说给钱了,不连吃带拿就不错了。百姓们也是敢怒不敢言,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否则这些朝廷中人分分钟就可以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家破人亡。

  “报复?不给钱?这个可没人敢。一旦被监察司发现,不死也要脱层皮。为了防止官员滋扰地方,吃拿卡要,金州军明文规定在百姓家中吃用都要给钱,也不得接受百姓超过五十文的礼物。一旦被查到有违规的情况,丢官罢职是常有的事情。”军官傲然的回答道。

  卢象升点点头,对这个政策表示认同。不过这种防腐败政策制定起来容易,开始执行的时候也比较到位,但是时间一长就会变味,最终形同虚设。

  想当初太祖皇帝连剥皮实草都做出来了,还不是一样阻止不了官员们的贪污腐败,所以对于金州军严厉的惩处贪腐行为,卢象升表示认同和欣赏,但是还要且行且看。

  看完了这个种菜村,卢象升继续沿着环岛大道前行,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村子就会停下来看一看。

  离济州城越远,村子里的土地种粮食的比例就越高,非常符合客观的经济规律。但是事情也并不绝对,有些村子还是会按照自己的特色开展一些副业。

  比如卢象升路过的一个村子,紧靠一条河流,这个村子的村民在种地的同时还养了很多的鸭子,鸭子已经成了村子里的知名产品,非常受济州城的欢迎。这使得那个村子的鸭子供不应求,村民也因此增加了许多额外的收入。

  有的村子靠近济州岛的中央山脉,有不少的山坡林地,百姓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开展果树种植,以及林下养鸡,也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有些村子还有池塘,聪明的村民就用鱼塘养鱼来卖。虽然济州岛靠海,鱼获从来都不缺,但是吃惯了海鱼的人偶尔也会想吃一下淡水鱼,所以这些鱼并不愁卖。

  华夏人是勤劳而且聪明的,非常善于利用身边的环境来创造财富。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些农民不但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