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6章 承德_大明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太仓粮投入市场,压制了粮价,其早就升到一块一石了。

  军中要求涨月饷的要求,似乎也情有可原。

  但牵一发而动全身。

  普通兵卒涨了,军官要不要涨?

  军官涨,文武官禄要不要涨?

  更何况的是,军中的用度,早在年初就已经计划好了,钱已经拨下,在兵部存着呢,骤然提升,户部的压力就来了。

  “你们是什么意思?”

  皇帝虽然加了一个们,但话却问向一旁的朱猛。

  作为本家,又是最信任的大将,朱猛的态度极其重要。

  “启禀陛下,军需司的想法不足为奇。”

  朱猛微微低头,不能直视皇帝:“听闻京师酒楼的伙计,每天都有五、六十文,将士们毕竟是卖命的活计,月饷确实少了些……”

  “军需司想出什么计划?”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直视前方。

  “禀陛下,军需司思量再三想出三个办法。”尤世威低声道:

  “一者,普通兵卒从一块五加至两块,军官不变;另一则是设粮补,着每军士补三斗粮。”

  “最后,则是设战饷,如出征打仗时,饷钱补贴一块。”

  这三种办法有好有坏,第一种简单直接,但虽然只是加了五毫,军官不变,但保守估计军费每年得再涨两百万块。

  粮补倒是省钱了,但对于粮食的消耗则会加剧,也增添麻烦。

  战时补贴看上去不错,上战场的军队不多,且也能激励士气。

  但有一就有二,补贴来了,开拔费等陋规也不远了。

  如此看来,粮补是最实惠的。

  思量再三,在众人的期望之中,皇帝到底是没有给出确切的答复:

  “待与户部,内阁商议再定吧,先上一份奏本。”

  虽然心中有了计较,但朱谊汐并没有贸然而定。

  这无关乎于权势,而在于对内阁、对制度的尊重。

  中外一体,维护外廷的威严,等于是维护皇权,流程的合法正规是非常有必要。

  当宰相大臣被人视若无物,谁还尊重皇帝?

  “是!”几人略显失望地应下,心中觉得希望很大。

  无怪乎他们这时候提出,实在是夏税已经抵达了一部分。

  江苏、安徽、浙江、应天四地,在九月初就将夏税海运至天津,然后抵达北京城。

  虽然赋税保密,但对于他们而言,朝廷的秘密瞒不住。

  三省一府,共计收上银圆七百万块,其中商税(坐税和关卡税)超过三百万块。

  按照多年来的正税预计,江南四地的占全国税赋的三成,即今年夏税约两千三百万块左右,加上按季收的盐、铁、酒、茶,超过三千块无疑。

  绍武六年的夏秋两税超过五千万块,之所以少了一千,那是因为北方只有夏税。

  显然,今年定然是富裕年。

  户部紧急扩建了太仓,准备迎接富裕的银圆。

  其实朱谊汐也觉得欢喜,实在是感觉不真实。

  但他明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