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九章 意外任命_南宋之我主沉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现出来吴邵刚的慎重,做任何的事情,都需要一步一步来,不能够跨大步,若是直接过度到千年之后军队之编制,怕是众人不会接受,也难以真正的推行下去,而在军官人数方面,更是做出了详尽的和严格的规定,军官的职数是固定的,非特殊情况决不允许随意的突破。

  大都督的人员配备方面,吴邵刚也经过了认真的思索。

  马龙出任御林军大都督,张炳辉出任东部战区大都督,蔡思伟出任北部战区大都督,张弘范出任南部战区大都督,张珏出任北部战区大都督。

  李庭芝出任枢密使,兵部尚书吴绍武出任枢密副使,袁世春、谭常轩出任枢密副使。

  这个任命下达之后,在朝中引了巨大的反响。

  最令人感觉到吃惊的是两个方面,其一是朝中丞相不一定就是枢密使,丞相之中唯有左丞相出任枢密使,枢密副使则是由兵部尚书以及军官出任,且管理枢密院日常事情的也是枢密副使,重大事宜才会由枢密使出面协调和决定。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张弘范出任南部战区大都督。

  张弘范是张柔之子,也是大元朝廷归顺之官员,这么长时间过去,张弘范在军中并不是特别的杰出,也没有立下什么天大的功劳,与吴邵刚身边的很多心腹比较起来,资历是远远不够的,偏偏这个资历不够的张弘范,居然出任了大都督。

  不过这是皇上做出的决定,众人只是感觉到吃惊,却不会有人表示反对。

  吴邵刚做出这两个决定,肯定是有理由的,其中的奥妙和含义,诸多的文武大臣不一定是清楚的,但吴邵刚本人是很清楚和明白的。

  大宋那种左右丞相都出任枢密使、掌控军队的做法,其实是开国皇帝赵匡胤为了能够完全掌控军队的一种做法,最为明确的一点就是大宋的丞相几乎都是读书人出身,对于军中的事宜不是特别熟悉,所谓的掌控军队,是不可能知晓军中内情的,故而军队实际上是掌控在皇帝手中的,同时让左右丞相悉数都掌控军队,也是让他们相互之间牵制。

  让不熟悉军队之人来做军队的统帅,这样的事情吴邵刚不会做,那等于是自毁基脚,只会让军队慢慢的弱化下去,至于说皇上害怕他人篡夺权力之担忧,在吴邵刚看来,这主要还是看皇帝本人之能力,若皇帝就是个废物,还不如让有能力之人来继承。

  吴邵刚对明军有着绝对掌控的权力,而他也在慢慢的让太子吴瑞坤开始接触军队,让军中的诸多将领臣服太子吴瑞坤,这样让吴瑞坤将来即位的时候,同样能够掌控军队。

  至于说仅仅让左丞相出任枢密使,这也是从军队建设方面来考虑的,军队需要大量的开销,这将是大明朝廷沉重的负担,但这样的负担必须要背下去,绝不能够因为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