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章 为自由,偶尔是必要的_反清:我其实真的是老实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让老百姓家中养马来解决军中无马的窘境。

  马政在的时候柴荣和赵匡胤都是拿契丹当狗来打的,赵匡胤时代有过三千非主力宋军追着六万辽军砍的好成绩。

  比如为大明立下过赫赫武功的军户制度,远逐蒙元于漠北,老朱家那也是横过的。

  真要让老百姓手里有了枪,马政?军户?做你的春秋爹篮子大梦去吧。

  狗屁的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你怎么不牺牲呢。

  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虽然刘大炮自认为已经给了资本足够多的权力,但恐怕这份权力他们拿的还是没有安全感的,非得是手里有了枪,才会有安全感。

  说实在的这对大明百姓的价值观来说,无疑已经是一种有违常理的挑战了。

  要知道即使是府兵制的秦汉唐时代,也只是允许百姓持有刀剑,弓弩、铠甲是绝不允许百姓私藏的。

  到了宋朝以后,更是连刀剑也不允许百姓私藏了,街头斗殴若是动了刀剑,朝廷便一定会追究到底。

  传统的国人价值观中,任何不被朝廷所掌握的武力都代表着危险,而在资本的眼里,被国家所掌管的力量本身才是最大的危险。

  这却是很难不让他联想到上辈子时,某个大洋彼岸的漂亮国家了。

  对这事儿,他好像更有发言权一些。

  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因为枪支的泛滥,大洋彼岸每一天都有悲剧在上演。

  然而,但是,在大洋彼岸的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进步还是保守,其实从没提过禁枪的法案,也没人敢提禁枪的法案。

  某些国内媒体都是瞎带节奏,某国民众在每次枪击案发生之后从来都是只讨论控枪,也确实有差不多一半的民众是支持控枪的,但是,彼岸的政客和绝大多数民众,从来没有支持过禁枪。

  这一字之差,可是天壤之别的。

  每次枪击案激起热烈讨论之后,国人总是笑话某国的治安问题,然而这个时候,为选票服务的左派往往只是站出来呼吁一下禁枪,而右派,比如某个什么都懂的大神,则会干脆站出来呼吁:“建议给每个公民都发一把枪,这样就不会再有枪击案了。”

  事实上,后者似乎比前者更得民心一些。

  是某国民众真的都缺心眼么?

  还是说步枪协会真的只手遮天到这个地步了?

  历史?历史因素从来都只是借口而不是理由的。

  翻开史书,集权者做过的恶从来都是骇人听闻的,若是满清的沿海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枪,清廷还敢迁界禁海么?

  虽然刘大炮自认为自己还是爱民如子的,自认为自己所留下的制度还算是可以的,但谁知道自己身后的继任者是个什么情况,谁能保证他不是个王八蛋呢?

  其实有时候仔细想想,看似荒谬的提议往往未尝不是一种智慧,一个每个人都持枪的社会,未必就真的比每个人都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