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黄花梨关公像_雕龙刻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的。哪里会有后来那种“提笔见山水,挥袖起风云”的气势和胸怀?

  想到老爷子以前的作品,谢斌暗暗的叹口气。他现在不管是绘画还是书法或者是雕刻。单纯从技艺和手法上来讲,已经完全不输于老爷子了。可是老爷子的作品中那种韵味,谢斌却一直没能学得到。

  谢斌也知道,想要让自己的作品带着自己的风格。不只是技巧方面的事情,那种独特的风骨才是关键所在。可是这个东西不是说模仿或者学习就能学来的,要不然这大师也就太廉价了。

  因此谢斌对这方面的事情并不着急,而是一直在慢慢摸索。他这一年中,手里也出过一些jīng品物件,其中的意境也都不差。可惜大都是灵光一闪结果,还做不到随手拈来那样的境界。

  将东巴字典研究一番之后,谢斌开始完成他前些rì子丢下的任务。除了一品鉴里预定的那些物件,网店那边也还有一部分。这样零零散散的算起来,也需要好些rì子才能完成。

  而且现在谢斌的标价很高,这样一来,对作品的要求也就更高了,不然岂不是砸自己的招牌?不过在此之前,谢斌先为自己的店铺里雕了一尊关公像。

  店铺那边原本摆着一件翡翠关公像,不过被李默轩买走了,谢斌一直计划着再雕一件黄花梨的摆上去,却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动手,一直耽搁到现在。

  这次用黄花梨木做料子,却是需要更用心一些。翡翠因为材料的限制,造型上有所束缚,有的时候放不开手脚。而换成木料,而且这料子还是大料,可以让谢斌将自己对关公的印象完全刻画出来。

  那件翡翠关公像是完全的人物像,没有背景和衬托,只有一个人物,还有一把青龙偃月刀。这样的形象倒也没什么错,好多地方供奉的关公像都是这样的,而且谢斌的刀法jīng湛,功力十足,而且非常细致,再加上料子的缘故,卖三亿人民币倒也正常。

  只是谢斌对关公理解,却不是单单一个人物形象就能刻画出来的。《三国演义》是谢斌读的第一本,对关公的印象深的很,在读到关公身死的时候就想过放下不读了,只是看到有关公显灵,这才继续读下去。即便是这样,后面的情节读着也没什么味道了。

  在谢斌自己的感觉中,整部《三国演义》算十分的话,关公一个人就占了足足六分。当然,这只是谢斌的感觉,算不得真,也没必要计较。

  可是关公在谢斌的心中,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单单一个简单的人物造型怎么能表达出关公的整体形象呢?

  一个星期后,关公像出炉了。这次的关公像一改谢斌那种jīng雕细刻的刀法,没有用圆雕,而是采用半圆雕,设有背景。

  主题自然是关公,关公身量很足,几乎与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