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4章 倭寇来源_一品权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继业,倭寇成分复杂,正如你所说的那般,真倭不足半数。其余的都是苏杭外海岛的海盗、苏杭各地流民,也有人冒充倭寇,借机打家劫舍、或对生意上有竞争的人家动手。”刘裕说,“但这些事情坐下来,却把苏杭的局势搅浑了。

  如今,要剿灭倭寇,甚至想找到倭寇的聚集地,都不容易。当然,苏杭这边的驻军,稍有战力的军兵,如今都龟缩在县城、州城或各处大城,严防死守,勉为其难。也致使倭寇在苏杭横行无忌,嚣张跋扈,而一些不法之人,趁机四处劫掠,苏杭更乱。

  目前,杭城四周情况稍微好一些,那也是因为杭城里驻军比较多,战力稍强。但如果不灭倭寇,想来要不了多久,倭寇就会集结而至,到时候谁也逃不掉破家逃散的下场。

  至于海盗的来源,沿海一些家族中,故意在海岛上养着一群人手。除了劫掠,也保护着他们到海外去做生意,每一年的获利巨大,使得这些人家骤然而富有。他们得到利益,尝到甜头,自然用那些银钱来招引强梁,扩张势力,变得更强,得到更多的好处。

  以后,在与倭寇对战中,不仅要防备倭寇,也需要谨防这些人。当然,这些人是更难防备的。我们这些人,也曾有心要组建人手,对抗倭寇,但一直没有做起来……”

  “练兵养兵,除了花费巨大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操练执法,要有一个能够带军兵战胜的勇将。”杨继业笑着说。

  “是极,是极。”刘裕笑着点头。

  “刘老先生,你们在杭城,或许听说过荆蛮楚地、听说过生蛮那边是不毛之地,未开化、野人一般,吃生肉、喝生血的蛮族。不过,我在荆蛮楚地生活五年,对那里的人熟悉了,知道生蛮在穷山恶水之间讨生活,是何等艰难。也因此,蛮族军兵武勇过人,只要能够吃饱,当兵算是很好的讨生活路子。

  这也使得外面的人,对蛮族有更多误解、歧视、欺压,千百年来,蛮族也曾闹过好几次,根本原因就是有些人对蛮族欺压过份,他们为了存活,不得不拿起棍棒为自己生存而战。

  我了解这些,便与蛮族的人商讨如何改变生活境况,如今,虽然没有多少进展,却得到了蛮族上下的信任。也因此,我带这批蛮族军出山,来苏杭剿灭倭寇,他们才肯用心用力。”

  “听继业这样说,那就明白了。”刘裕说,“继业,以后有什么我们可出力的,只管开口。我也明白,你是一个举人功名,不能在生活上多费心思。科考才是你该走的路,其他的事情,你派人过来就好了。”

  “多谢刘老,还有各位前辈对外的帮助。”杨继业说,“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倭寇里除了真倭,一些生性就好吃懒做、为非作歹的人之外,还有受到某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