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6国书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也就意味着华夏帝国没有向天下宣布匈奴是他的属国。高句丽对他用兵,也就没有触犯华夏帝国的威严。借此可以推出,之前栾奕的指责并不成立。

  栾奕心中暗暗对延丕的回答赞许一番,表面上仍保持不苟言笑的高傲表情,“强词夺理。那鲜卑先主檀石槐在世时,汝高句丽小国三次随鲜卑人叩我幽州边关,这又作何解释?”

  一听这话延丕的冷汗滴个不停,暗道:难不成教皇这是要跟高句丽算总账?“陛下赎罪,此事高句丽确实有错,但那也是被逼无奈。鲜卑与高句丽比邻,鲜卑人兵强马壮,我高句丽但有反抗他们便会发病屠戮。我高句丽自诩不是他的对手,只能受其胁迫对大汉用兵。请陛下明鉴。”

  “那你们为什么不向当时的大汉求援?”

  “不是没向求助过,起初汉庭对我们的求助不管不顾,后来大汉陷入内乱更顾不上我们这等边陲小国,只能受鲜卑人胁迫对大汉用兵。”延丕想了想又补充道:“此外,从大汉掠来的财富绝大多数都让鲜卑人占据了,我们高句丽人可是没有拿过一分一毫!”

  “只怕不是你们不想拿,是鲜卑人不分给你们吧!”栾奕嘴上挖苦,心中却暗暗叹息:是啊!人皆云高句丽是个墙头草,大汉鼎盛时他来攀附大汉,大汉没落鲜卑崛起时他又转投鲜卑。可是谁又想过高句丽的艰辛。弹丸之国在大国夹缝中生存,作为宗主国的大汉平日里招之则来呼之则去,在对方遇到生存的威胁时,却不出兵救援。为了生存,高句丽在鲜卑和大汉间左右逢源,是大汉自己最终将高句丽推到了鲜卑人的怀抱里。

  “算你说的有几分道理。”栾奕起身踱了几步,对仍跪在地上的延丕道:“平身吧!”

  延丕知道,自己的对答成功地消弱了栾奕对高句丽的敌意,遂依照栾奕之意,站起身来,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谢陛下!”

  “说吧!这次到弹石山来见我有何要事?”

  “回陛下。陛下登基之时,我王因身患重疾对未能亲赴洛阳献上贺礼一事深表遗憾,同时也觉得太过无礼。现今听闻陛下亲赴草原,便遣在下代他前来献上山参百支,貂皮五十张,牛羊各百头,权当补过。望陛下笑纳。”

  补足献礼?栾奕心中冷笑,前翻鲜卑未灭之时,你不说前来恭贺。如今靠山倒了,倒想起补贺来了。这高句丽新大王的脸皮可够厚的。

  “礼物我收下了。使者可以回去了。”栾奕佯作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陛下!在下还有一事。”

  “何事?”

  延丕咽了口唾沫,迟疑了半晌才开口,“这次我王派我面见陛下还希望与陛下达成一致,让我国与贵国建立友好关系,缔造友好同盟。”

  “友好同盟。哈哈……”栾奕如同发现了什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