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6天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考生们在各自号内休息一夜。第二日辰时三通鼓后,蔡琰一声令下,笔试考卷又经卫士之手传到众考生面前。

  今年国考的笔试卷上共有五道题目,第一道题乃是剖析题,题目下方写有一句话,“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让考生对这句话进行深入剖析。

  第二题、第三题乃是创作题,分别要求考生以“旃香园”创作一首诗歌,以及用战后的城池为背景写一封安民告示。

  第四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应对能力。题目中模拟出一种情形,大体为某村落有一农户家家中老人卧病在床,男主人因要照顾老人无法务工,导致家中收入稀薄。原本,男主人指望女主人助他一臂之力,助他养家。却在这个时候得知,女主人闲他贫穷,不愿跟他过苦日子,便舍下男主人、病卧在床的老夫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离家而走。这户人家随即陷入深度贫困,形成贫困不休的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村子里一名神职人员,你会怎样帮男主人走出贫困?

  相较而言,第五题的题干远比第四题简单得多,只有短短四个字,“如何治国?”题目虽简单,其中所蕴含的格局却是格外宏观。

  迅速答完前四道题的杨修、诸葛亮、黄月英随即陷入沉思,一直想到下午太阳微微偏西,才有所得,提起狼毫挥洒泼墨。

  一阵急促的锣响过后,圣母教第二次国考宣告结束。考卷如昨日一般封入木箱,考生们随即陆陆续续离场。

  在与诸葛亮擦肩而过的时候,杨修得意一笑,道:“大考之后月英非我莫属。”

  诸葛亮眼中电流滚滚,“嘴上逞强算不得本事,咱们张榜之日再见真章。”

  “哼!谁怕谁!”杨修向黄月英报以温暖的微笑,负手而走。

  考试之后,便是阅卷环节。参加阅卷的神官一共二十二人,其中十人检阅选择题,没人负责十道题。看完自己那十道题,随后传给下一人,如此往复。另外十人负责笔试卷,每两人阅一道题,一人看完另一人看,以免出现个人喜好带来的分差。剩下两名神官作为后补,一面有阅卷神官半路生病影响进度。

  作为本次考试的主考官,蔡琰不用亲自参与阅卷,只需监督其他神官便可。

  不得不说,阅卷的过程是枯燥而又乏味的。在过去的时间里,各地考生为了应考,对教会的各项方针政策耳熟能详,特别栾奕的讲话和文稿,成了考生们争相背诵和牢记的对象。为了获得栾奕一些内部讲话的内容,家里有亲戚在教会里任职的考生们登门求教;没有的则想方设法通过请神仆吃饭、送礼的方式学习;还有的地方教会,为了让自己辖内有更多学子可以考入教会,干脆在郡县教堂教学的时候,同意向考生教授应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