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6民富国强(第15更)_三国大教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栾奕对民富国强的解释,曹操问:“照子奇这么说,百姓富了,国库也应该跟着充裕才对。可为什么却是入不敷出?”

  栾奕微笑道:“这就牵扯了另一个问题——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

  “没错。”栾奕娓娓道来。他告诉曹操,为了让教区百姓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他先是借助税收,用富人交入国库的高额赋税反哺教区内生活困难的贫民,给与他们物质和生活上帮助。他将这番调节,称之为收入再分配中的第一杠杆。

  第一杠杆调节过后,教会还会从日常会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给百姓予以救助,并号召教区内商家,给贫苦大众以慈善资助。这是收入再分配的第二个杠杆。

  如此一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物质层面拉近贫富差距,让富人少富,贫民少贫穷那么一些。

  除此之外,栾奕还以朝廷的名义,在各地动工修葺城墙、沟渠之类的官方工程,募集穷人前来务工,并支付相应薪俸。用以工代赈的模式资助穷苦大众,同时还能让穷人学得一技之长,将来也好谋生。

  借此种种,教区的百姓日渐富裕,而与之相对的,国库里的税收大部分都用在了改善民生上,再加上战事不断,自然空虚。

  听完栾奕的解释,曹操绕了个圈又把刚才提过的问题搬了回来,“如此……若遇到战事或修桥铺路之类的国事,可国库又没有钱那可如何是好?”

  栾奕微微一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是藏富于民的本意。而要真真正正视线藏富于民,同时又不至于国事迟滞,就必须懂得如何让民间的财富为国所用。”

  “藏富于民?民财国用?”曹操一头雾水,不明所以。他想不透,依照他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钱财进了豪强、百姓的腰包,再想让他们捐出来用于国事简直比登天还难。“这怎么可能?”

  栾奕答非所问,“天下悠悠皆为利往,以利诱之无往而不利。”

  曹操愈发的疑惑,“此话何意?”

  “这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孟德兄在教区多呆一阵子,自然会明白。”说完,栾奕扭头往内室而走。

  曹操被栾奕吊足了胃口,此时戛然而止,说不出的憋闷。他追着栾奕问:“哎,子奇。你倒是给我说说啊!”

  “哎呀,孟德兄,我这正撒尿呢!”面对曹操喋喋不休的询问,栾奕很是无奈。可是曹操所提及的“如何将民财国用”的问题,确实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完的。况且,栾奕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从哪里跟他讲起。最后逼得实在没有办法,索性向他承诺过阵子操刀一个“民财国用”实例让曹操开开眼。

  而实例实施的地点,就定在战后的豫州。

  常言说的好,“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战争的硝烟结束后,战后的果实——无论是恶果,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