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章 决定了_溯流文艺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于东说道:“这次时间仓促,获奖感言什么的就先别说了,不过你们两个要准备一下,下次有机会补上。好了,大家散了,赶去上课吧。”

  说完,于东就先一步走了。

  不过学生们并没有听他的话立马散了,而是一起涌到李慧祥和孙萍萍旁边,要看他们的奖状。

  出了教室的于东,听到里面传来的哄闹声,也扬着嘴角摇了摇头,让他们去闹吧,让好心情传给更多人,持续更长时间。

  ……

  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办公室中,杨萧看着面前的数据报告,眉头紧皱着。

  谭锴坐在她对面,也是默不作声。

  这份数据报告上面写的是上一期《科幻世界》的销售情况。

  从数据来看,销量确实有所增长,但是这个增长并不比上上期的增长高多少。

  值得注意的是,杂志卖得最好的倒是金陵,第一批书发过去很快就卖完,书商问他们急要货没要到,是从旁边的市调的。

  粗略估计,这次在金陵卖出去至少有五百本。

  而上一期的全国总销量也就九千多本。

  要说是于东自己买的,杨萧肯定不相信。不过杨萧猜测,大概率是于东的朋友们或是学生们支持的。

  “读者来信反馈怎么样?”杨萧又问道。

  “从读者们的反馈来看,《一天》的受欢迎度还不错,于东这个名字也让不少人记住了,也有人在问于东是不是谁的笔名。”谭锴说道。

  听到谭锴的话,杨萧沉吟起来。

  他们之所以研究数据,就是想看有没有从双月刊改成月刊的可能。之前一直没改是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收不到足够的优质稿件,二是销量太差,出一期就亏一期。

  现在稿件的压力因为连载《第二世界》的决定一下子减小了很多,那就只剩下销量这个问题了。

  盯着报告,想了好一会儿,杨萧又对谭锴说道:“准备准备,让印刷厂开始下一期吧。”

  谭锴眯了眯眼睛,“决定了?”

  “决定了,早晚是要走这一步的。大不了也就多耗几期而已,另外,你问问于东,能不能写点短篇。”

  谭锴点头道:“我知道了。”

  “哦,还有,再跟韩淞好好约个稿子。”

  谭锴面露为难之色,“韩淞的情况你也知道,他时间不充裕。”

  “所以才让你去约,我知道他们新华社很忙,但是也不是忙得一点时间都没有吧,你让他挤一挤时间,供点短篇稿子。”

  “好,我争取。”

  等谭锴走了之后,杨萧默默地叹了口气。她有一段时间非常看好韩淞,就像现在看好于东一样。

  韩淞大学的时候就开始写作,而且连获了两届银河奖,杨萧一度把韩淞看作华夏科幻中兴之人。

  但是韩淞大学毕业进了新华社之后,创作科幻小说的时间就变少了很多,他自己的心思也更少地放在上面。

  虽然杨萧可以理解,毕竟写科幻小说养活不了人,韩淞不可能放弃新华社的工作去当全职科幻小说家,但是杨萧还是为此感到失落。

  她也知道,什么时候国内的科幻作家能够用稿费养活自己,这条路才算是走出来。

  祝所有的读者幸福快乐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