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1章 手把手教你做皇帝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从千军万马之中厮杀出来的马上皇帝,以一个农民出身的身份成了开国皇帝,并且成功的镇压住,手底下那么多文臣猛将。

  治国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看着这如山的奏折,朱雄英一阵绝倒。

  这要看到什么时候啊?

  难怪这些历朝历代的帝王,都窝在深宫大院里,连紫禁城一步也跨不出去。

  这实在非是不愿,而是不能呢。

  朱元璋看了看他手上拿的那一本奏折,耐心的给他指了指,“你看这里,辽东一带,基本上到了年关,就会四处陷入冰天雪地,到时候当地定然会有许多冻伤的百姓!我们就需要叮嘱当地的地方官,让百姓们注意过冬物资的筹备和低温防护!

  这大过年的!

  总不能让自己治下百姓,活生生的冻死。作为君王,对百姓们这点体恤之心还是要有的。

  想当初你爷爷啊,就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农,后来,一场大饥荒让我们在当地活不下去了。

  我便去到了皇觉寺,做了个出家人(和尚),本以为进了寺庙,就可以衣食无忧了。至少不用再担心饿肚子了。至于身上的僧袍,就一点破一点,倒是并不在意。

  只是后来寺庙也待不下去了,便走南闯北,四处化缘,后来因缘巧合,又加入了郭子兴的义军,共同致力于推翻旧元朝廷。

  如今竟然坐在了这俯视天下的九五之尊之位,细细想来。

  这么些年的一切就像是做梦一般。

  可即便是咱做了皇帝,也依然忘不了当初在田地里面做农民时候的情景。

  若是做皇帝的不体恤百姓,不疼爱自己的子民,这样的皇帝又有谁会去拥护和爱戴呢?!

  所以我们这上位者,不得不考虑一下百姓们的死活,多替他们想想!

  其实这些老百姓最是心思淳朴,只要有口饭吃,断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跳出来折腾造反!

  英儿,如今你已被咱立为皇太孙,过两日搬入东宫后,每日就随咱一起上朝,下了朝之后,也跟随着咱一同批阅奏折,多多学习一下这国家大事该如何处理,将来咱要是有一天走了,面对这么个大摊子,你也不至于手足无措。也不至于一点点经验都没有!”

  朱雄英点了点头,一脸的诚恳:“孙儿生性愚笨,还请皇爷爷不要嫌弃,多多指点于我!”

  嘿嘿,笑了笑。

  朱元璋轻轻地拍了拍。他那瘦小的肩膀,一脸慈爱的说道:

  “你就放心吧,只要你肯学,爷爷什么都可以教你!不过这些国家大事事关重要,你手上处理的每一个奏折,在你看来就是一个小本子而已,但对于天下百姓来讲,很有可能会关系到他们一生的利益。

  再怎么小心和重视都不足为过,所以我们为君者,须得一而再再而三的小心谨慎为好!

  自古先贤们所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差不多也是这么个道理。这做菜,盐巴稍微多放一点,整个菜都会变得,咸而苦涩难以下口。

  治国也是这么个道理,若稍稍的用力过猛,带给底下百姓而言,指不定就是什么样的狂风暴雨!”

  朱雄英郑重的点了点头。

  用力过猛说的就是那明朝的亡国之君——崇祯皇帝。

  眼下朱元璋耐心的一本奏折,一本奏折给自己详细讲解。

  恨不得将自己拔苗助长一般的填鸭式教学,想来也多半担心自己的身子,坚持不到自己成年登基称帝的时候。

  一想到这,朱雄英心里便不由一阵感动。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