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二章 诚实_我的剧组非人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企业盯产品。

  中企业盯市场。

  大企业盯风口。

  超级企业盯的就是政策了。

  国家政策对企业的经营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越是大企业,越是要重视这块。

  易胜传媒现在算大企业的顶尖,集团企业的小字辈,关键发展太快,许多事都没跟上。

  别说政策了,连特么财务都敢出问题。

  这也是许多高速发展的企业必然的通病——太多配套跟不上。

  如果不是盛达集团的异常,李闲云甚至不会意识到这点。

  但现在他醒悟了。

  虽然李城那边短时间内不会有回复,但李闲云基本可以确定,一定和院线本身的地位有关。

  说起来国家也很无奈。

  国家对企业的管理,也是一个龙争虎斗的过程。

  经常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国家希望企业发展,带动经济,造福百姓。

  但大多数企业家们是“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毫不在乎带动经济,坚决对抗造福百姓”。

  他们虽然号称是家,但赚钱有术,做人无道!

  当然,表面风光是肯定要的,私下里的各种肮脏就是罄竹难书。

  前不久某火腿肠不是还发生太子党举报老爹利益输送吗?

  某房地产大拿更是为米国的高等学府大肆捐款?

  企业家们一个个人模狗样,不出事的时候都特么是好人,揭了皮一看,十个有九个可以枪毙。

  然而国家还不能因此治他们。

  就象李闲云早就发现窦玲玲有问题,但也得睁只眼闭只眼,国家也是。

  管得太松,企业作孽,管的太紧,企业暴毙。

  都不是好事。

  所以很多时候国家政策的推行,也要考虑方方面面。

  为了避免垄断而限制影视公司插手过多是有必要的。

  但人家先前已经投资了这么多,在没有犯错证据的情况下,你强行切割插手经营也不合理,还会造成恶劣影响。

  于是就会形成双向结果。

  新政策会限制新的影视公司,却会给那些已经拥有足够院线的影视公司巨大机会。

  这也是政策执行时最讽刺的地方,经常就是为了某个目的而推行的政策达不到效果,甚至起到反作用。

  比如房价上涨时,要求限制购房,结果房价没跌,二手房到涨了,许多人连二手房都买不起。

  最典型的还是某三色上市公司。

  该上市公司是主打幼儿园的,结果麾下连续发生老师虐婴事件,出现这样的事,照理是股价狂跌,公司破产都不奇怪的。

  但结果呢?

  一开始稍微跌了一下,事后竟然暴涨了!

  为什么?

  因为出现这种事后,国家加强监管,加强监管的结果,是新人难以入行。新人难以入行,肇事的三色企业,作为本来就在行业内的企业,缺少了竞争对手,自然就估值提升。

  因为他们的错误而导致的监管加强,反而便宜了他们。

  但是国家也没有办法,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