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节 出击_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更用力握住他们的武器外并没有人响应这个号召。

  “久闻旅顺堡留下的士兵人人都是和建奴有深仇大恨。以前我还以为是夸张没有想到真是如此。”黄石也被这场面吓了一跳。

  “张某确实挑选过不过也没有想到真是这么干净。”张盘似乎也有**意外。

  黄石赞道:“军心可用必然可以大破建奴。”

  “久闻黄将军辩才无碍肯不肯……”张盘指了一下堡门的城楼:“去鼓舞一下士气?”

  “这大都是张将军的兵黄某就不献丑了。”

  张盘苦笑了一下:“张某苯嘴拙舌说不来的尤其是几千人一起看过来的时候更是说不来的。”

  “那好。”黄石也不推辞跳下马飞跑上城楼两千多士兵很快聚拢在城下望上来军户的亲属门也竭力向堡门内侧凑过来想听听传说中的黄石的演讲。

  引自豪感然后引使命感然后让士兵们觉得牺牲是有价值的……

  黄石连运了几口气盘算好注意后终于朗声说道:

  “三代圣王造就我华夏……”

  三代之治是儒家治国的理想君王贤明言路无碍官员清廉百姓安居乐业没有饥饿贫寒。小民也可以书怨华表上达天厅所以世间没有冤狱没有不平不法……

  这个从儿童就一直在听的美好故事立刻让不少士兵露出了迷醉的眼神每个在底层挣扎的明朝人都幻想着那个美好的时代……

  “……我华夏自三代之后再无盛世故夷狄窥探中原……”

  这话也是儒家的公识三代以后**多只有“治世”意思就是比乱世强后世一代代华夏君王做的再好也比不上三代贤王。在三代之治这面光洁得没有瑕疵的镜子前任何华夏帝王都肯定会被照成满脸大麻子。“叨逢盛世”只应该是华夏臣子的自谦而不会被华夏帝王们用来自诩。

  黄石以为这种谦虚表达了华夏君王的进取之心他们也明白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体现了华夏之君的自信――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述。比如汉的“文景之治”唐的“贞观之治”等等后世的儒家也承认这些“治世”有些接近“盛世”的水平了。

  “……弱宋不能自守竟让我华夏神州6沉……”

  明朝覆灭以前自称盛世的有三个皇帝其中两个是宋朝的――宋真宗在向辽国屈服后自称过几天盛世遮羞其实唐高宗也为类似原因偷偷干过一次不过这两人后来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至于叫嚣了一生“盛世”的宋高、秦桧君臣千百年来更是华夏笑柄这种急不可耐地自我鼓吹正说明他们不敢让后人去评价。

  “……太祖高皇帝倡义帜驱逐暴元故知夷狄有当灭之期……”

  黄石也渐渐沉浸于他的感慨之中用手抚摸着大明火红的军旗正是在这面旗帜下大明士兵用竹竿赶走了蒙古铁骑推翻了强加给中国的四姓制度……黄石也记得在另外两面红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