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濮山诗会(上)-池衙内是什么官_极品衙内贾宝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贾宝玉站得笔直,目不斜视,好像一根木头一般,然而他的眼睛,他的耳朵都一直在注意着康正帝的一举一动。

  辽东的康熙反了,集结了数万清军,不停的骚扰着大华朝边境的安宁,康正帝不得不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将田地出去镇场面。

  过了几日,圣上领文武百官亲送田地出城,亲自与他把盏,一脸郑重道:“大华东北一壁,尽皆托付与将军了,望将军竭心尽力,早日肃清边境,凯旋而归”

  田地跪谢,起身接酒,一饮而尽,向圣上豪言壮语保证了一番,便领军而去。

  望着大军身后的滚滚尘烟,在皇帝身边侍卫的贾宝玉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

  虽说要大战了,但濮山诗会圣上却没有禁止,时过中秋,千呼万唤的濮山诗会终于要举行了。各大家族也早已选出了代表自己家族的后辈,要自己作诗的早已作好,要买诗的早已买好,都在紧锣密鼓的为濮山诗会做作准备。这些世家贵族们还都年轻,难免都有爱出风头的毛病,甚至幻想着濮山诗会上大放异彩,一举成名的也大有人在。更有异想天开者,期盼着能得皇帝青睐,或者是被哪个豪门的千金看中,在一举成名之时,还能抱着美人归。所以这次诗会,几乎所有的大华朝世家贵族中被选中的青年才俊们都是十分重视的。

  本来贾衙内应该也是其中的一员,因为在贾家选拔代表的家宴上,根本就没人敢和他争,贾宝玉自然而然就成了众望所归,理所当然的贾家后辈的代表了。可巧不巧,偏偏在那天贾宝玉轮到圣上身边侍卫,他得时时刻刻再皇帝身边呆着,就不能再参加诗会上的众家族斗诗了。贾府的代表就派了宁国府正派玄孙贾蔷。

  贾宝玉心里是有些窃喜的,虽说有林妹妹的诗压阵,或许还能在诗会上大放异彩,但那毕竟是林妹妹的诗,林妹妹和自己虽然不分彼此,可毕竟是盗用,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是滋味,在众人面前贾宝玉却是还要装着很惋惜的样子:“哎,本待在诗会上一展诗才,为贾府争光,只可惜公务在身,却是只能错过了。”

  他这话一说出来,众人表面上虽连连点头称是,心里却没一个不在鄙夷他的:“装什么装,谁不知道你现在恐怕连诗都不会作了啊?说的好像只要你一出马,立马就能夺得诗会头筹似的。恐怕到时候你不给贾家出丑,那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贾政也早已知道贾宝玉不再作诗之事

  了,此时见这个儿子竟然还在那摇头晃脑,装模作样的说大话,不免摇了摇头,带着怒气的呵斥他道:“少胡说,各大家的公子们一个个谁不是诗才纵横,满腹经纶,什么时候论到你一展诗才?”

  贾宝玉吐了吐舌头,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