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部 第八章_三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源问题,太空城即使建成,人类在其中的生存也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

  五、掩体计划。

  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大巨行星为掩体,避开黑暗森林打击引发的太阳爆发。计划在四大行星的背阳面建设供全人类移民的太空城,这些太空城紧靠各大行星,但不是它们的卫星,而是与行星一起绕太阳同步运行,这就使得太空城一直处于四大行星的背阳面,在太阳爆发时受到行星的屏蔽和保护。计划建立五十座太空城,每座可容纳一千五百万人左右。其中.木星背面二十座,土星背面二十座,海王星背面六座.天王星背面四座。

  建设太空城的材料取自四大行星的卫星.以及土星和海王星的星环。

  六、掩体计划的技术问题。

  该计划所沙及的技术基本在人类已达到的范围之内,舰队国际已具有丰畜的太空城建设经脸,并且已经在木星拥有相当规模的太空基地。

  也存在一些预计能够在计划规划的时间内克服的技术挑战,如太空城的位置维持。太空城不是四大行星的卫星,它们在行星的背阳面与行星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且与行星的距离很近,引力会将太空城拉向行星,所以必须在太空城上安装位置维持发动机,以抵消行星引力,保持太空城与行星间的距离。最初计划太空城的位置位于巨行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①,这是位于巨行星外侧的引力平衡点,没有位置维持问题,但发现距离掩体行星太远,难以起到防护作用。

  七、黑暗森林打击后人类在太阳系的生存问题。

  太阳被摧毁后,太空城将依靠核聚变能源生存。这时,太阳系将呈现螺旋星云状态,太阳爆发后形成的残骸星云中将含有几乎取之不尽的聚变燃料资源,可以很容易地大量采集,从太阳残存内核中也有可能采集到丰富的聚变燃料,可以满足人类长期生存的能源需求。每座太空城内可以拥有人造太阳,产生与打击前的地球所获日照相当的日照。从能源角度看,这时人类的资源贮备应该比打击前扩大了许多个数量级,因为对于太阳系的核聚变资源,太空城的消耗量仅是太阳的几亿亿分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太阳被摧毁竟然中止(“终止”)了太阳系核聚变资源的超级浪费。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表面全部由深达一百六十千米的海洋覆盖,含有丰富的水资源,其贮量大于地球的海洋,可以满足太空城的需要。另外在星云内部还有大量的水资源。

  在打击后,当星云态的太阳系基本稳定时,所有太空城将脱离作为掩体的行星,在太阳系内寻找较为适宜的生存空间。可以离开星云聚集的黄道面一段距离,避免星云的影响,同时从星云中采集各种资源。由于太阳爆发使类地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