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8、还是不要当资本家_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找你嫂子要了周岁红包,从来都是她剥削我,哪有从她那捞好处的。”

  荆小强再介绍这边的投资商业主。

  杜若兰不来也是对的,陆二哥就不会警惕。

  热情介绍现在做的就是先堆一座山出来,除了疏通河道,平整土石方,这排不过十几米高的小山丘就是用来挡住海风,并且会在上面做个漂亮的灯塔。

  用二十年后的话说就是人造网红打卡地。

  整个建设思路就是这样,来自hk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助理也在忙碌丈量。

  荆小强还跟他们开了个现场会。

  主要都是按照一些老沪海的经典街景,还带着有轨电车的那种老场面,荆小强在意的是内部,能够开餐厅、开咖啡厅、书店之类的场景。

  陈薇羽出身五台山,对这些应该很有感觉。

  其实这种基建成本极低,所谓的两千万美元投资都是要拉开在好几年之间慢慢释放。

  杜爸杜妈算是有了比较清晰的概念。

  荆小强也跟陆松源交流了下房地产公司那边的情况,

  成玉玲二舅那帮苏南的搞建筑公司确实有一套,主要是胆子大,现在商品房政策才逐步放开,他们就敢到全国各地去承揽工程。

  只是才开始资金肯定没那么活络,而且房地产建设吧,有多少资金都能丢进去不冒个泡。

  所以到处借钱搞大摊子。

  荆小强从陆二哥的描述里面,甚至听出来点泡沫地产的味道。

  就像这次滨江花园的操作,荆小强的名气+成老太的面子拿地,陆松源的机械设备、苏南的建筑工,拷兄的销售部+超市、儿童小游乐场、车库配套,属于样样都是当下的顶配。

  不到三十万一套的公寓房打破了蒲东蒲西的习惯眼光,销售一空。

  这年头沪海没有贷款卖楼花的说法,都是全款,沪海老百姓也有这个实力。

  刨掉各种成本,最后盈余七八千万是有的,这样的收益,就问有能力进入这个行业的人疯不疯。

  拼命的到全国各地去搞地产项目,却没考虑过滨江花园每个环节都很强,更有充沛的现金流保证建设。

  反正奉行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一份钱就敢开十个项目,没钱就借贷,利息再高也要抢市场。

  国内九十年代的地产泡沫,荆小强上辈子肯定没参与,他在平京就压根儿没想过买房。

  但到零元购的年代,国内地产的各种消息他还是没少在手机上看到。

  小目标和皮带哥那些动辄几百亿、几千亿的大窟窿,他还是听说过的,这就是他昨天下意识的反应,我不懂金融经济,但无论如何不会走上靠各种拆借、杠杆、抵押等金融手段经营的道路。

  就是最朴素的做完这个,赚了钱再下个项目。

  陆松源也从没想过他要贪婪的自己去开项目,而是荆小强开什么项目,他就跟着做什么。

  但有建议:“科技产业园那边你去看了没,就隔着一条马路,对面在修商品房,我问了是别的科技产业给科研人员修的……我当时就在想,你既然是修科技电脑大厦跟电脑厂房,这些人住哪里,就像我们基建处,永远都是部队来了,首先就要考虑营房……”

  哦哦哦,前剧院副总真的从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舞蹈员、乐手们住哪,关老子屁事,我都是租房住的,资本主义才不管你住哪里。

  可在内地,起码九十年代还是要优先考虑员工住房。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