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2章 德心与道心_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观洞天。

  到了外边凡人参拜的地方,又有许多女儿家对着李郸道娇笑。

  或者落下香帕,或者跌了金钗。

  李郸道虽然也欣赏,但已经和最开始截然不同的心情了。

  只有龙女吃味:“这个小牛鼻子,对刚刚认识的便这么好,对着我却冷着脸。”

  出了骊山观,李郸道依然不紧不慢,摇着卦刀,提着失魂落魄幡,喊着治病卖药的号子去了。

  一日倒也能治几个小儿清晨黄昏啼哭不止,妇人月事不调,宫痛宫寒。

  或许是蓝田比泾阳更是个大县,自古重视,又是粮仓,所以反而没有碰到什么邪祟,撞客之类的鬼症。

  之前在村子里面看病,一村都有那么一两个,丟了一魂二魄的。

  也可能是李郸道年纪摆着这里,没人主动上门,非有这个缘法。

  又或者蓝田县中多贵人,或者风水好,毕竟穿越唐朝,十之八九在蓝田,其中又有十之八九能遇到程国公的问题儿子。

  十有八九剽窃个诗歌,就能受人欣赏,什么名妓啊,贵族小姐啊,投怀送抱。

  反正李郸道没有遇到疑似穿越份子。

  龙女搞不懂李郸道要去南方,为啥不坐船?

  更搞不懂李郸道小半个月才走了百十里路。

  这要到洞庭,还有将近两千里路诶,那不得走上个一年大几个月?

  李郸道这个路,叫证心路,不是小说里面什么九百九十九台阶的问心路。

  证的什么心?乃是德心,道心。

  现世修道之人都讲究一个道心,却不知道德心也是极为重要的。

  养德,胜过修道。

  这也是李郸道在老君那里明白的。

  有德,才叫有道,无德便是无道。

  积累德行,不仅仅是外功,更有自身的升华作用。

  更何况,李郸道本身修的:“大道也不远于人也”之道,搞更是注重德行。

  光明磊落,行直坐端,发善自行,合德自身,如此天下,哪怕战火纷乱,也会因李郸道这位“有德有道”之人而增添一笔文化色彩底蕴。

  龙女的思想境界,喜好趣味太过低级,情商低,智商也低,偏偏自诩聪明,其实是小聪明。

  李郸道看着地方,又走了几日,已然到了太白山了。

  这里更没有看病的了,因为此处,乃是李郸道师父孙思邈真人潜修编纂医书的道场。

  李郸道也是有意往着这边走的,虽然要绕一些路。

  太白山乃是福地灵山,太白山三圣更是代管秦岭。

  其有总司风雨洪涝之职责,分配北方诸地风雨点数,还得听他们的意见,泾河龙君作为司雨大龙神,也不可专善。

  上次李郸道还跟他们打了交道,做了中人,借了西北地区一些风雨点数,还派着木椿子他们到西北去植树造林,种田养猪去了。

  此时来到太白山,更是为了那个协和同盟社的事情,希望医家作为显学。

  毕竟在京城,已经和巢元方达成合作了,若是师父能深入其中,想来医家之风重现于世就不远了。

  只是,太白山这么大,师父在哪结庐隐居啊?太白山福地入口又在哪里?

  李郸道欲问山神,但太白三圣不是自己能拘得动的。

  便调教着山中鸟雀,询问所在。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