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四章:给国子监上课_洪武年间小神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不低。

  反正常规途径已经几近断绝,还不如来陈松这里试试运气。

  万一新学以后行了呢?那他们可就成了颜回那样名留青史的人物。

  更别说这几人对杂学确实很感兴趣。

  洪武朝的国子监现在其实不叫国子监,叫做国子学。

  至于国子监这个名字,将会在明年三月更改。

  只是国子监这个名字由来已久,叫习惯了,所以就一直叫做国子监。

  明朝国子监的招生方式有些类似于后世的招生考试,朱元璋在地方上建立府学、州学和县学。

  国子监每年会按照学习情况,在府学、州学和县学当中挑选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其中,府学每年挑选一人,州学每两年选三人,县学每年一人。

  通过这种办法进入国子监的学子,被称为岁贡贡生。

  除了这个办法之外,还有恩贡贡生、拔贡贡生等等方式,但这些方式远没有岁贡贡生来的普遍。

  洪武年间,自从朱元璋于洪武五年下旨停止科举后,国子监就迎来了发展期。

  学生数量不断攀升,位于应天府城中心的老校舍容纳不下太多的学生,所以朱元璋于洪武十四年下旨,在鸡鸣山下重建国子监,于洪武十五年将国子学之名改为国子监。

  “学生李知味,曹贺,孙智淼,汪良拜见先生师娘。”

  四人手中捧着一杯茶,先后朝坐在大厅上位的陈松和朱静安行礼。

  陈松笑着将茶杯接过,拜师礼也算圆满完成。

  “以后你们就是我的学生了,学堂就先放在我这里吧,毕竟目前也没有多少人,等什么时候人多了,再换一个大点地方。

  因为我每天上午要给太孙上课,所以你们就只能下午来。上课时间就定为每天下午未时,一定要按时到。”陈松说着各种注意事项。

  “学生明白!”四人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行了,今天的事情就先到这里吧,你们先回去吧,明天下午再来。”陈松对着这几人说道。

  这四人告了一声谢,退了出去。

  等他们出去后,朱静安站了起来,一脸笑容的说道:“恭喜夫君,如今已经有学生了。”

  陈松笑着摆摆手,自嘲道:“这算什么喜事?都这么几天了,才有这几个学生,实在是悲哀啊。”

  朱静安安慰道:“夫君,如今学生虽然少,但是我相信夫君的本事。按照夫君的本事,以后前来求学的学子定然络绎不绝。”

  “哈哈哈,借你吉言。行了,不说这么多了。明天早上要去国子监给那些学生讲课,可要好好准备一下。这是陛下给我的机会,同样也是一场考验。”陈松站起,朝着后院书房走去。

  陈松在通济门大街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时候,朱元璋说过,让陈松每隔五天,去国子监给国子监的学生讲课。

  如今五天时间已经到了,陈松该准备给国子监的学生讲课了。

  陈松来到书房中,开始准备明天早上给国子监学生讲课的内容。

  朱元璋并没有规定陈松给国子监学生讲课的内容,所以这一切都只能由陈松来把控。

  那天的自由落体实验,有很多国子监学生围观,但国子监毕竟是国子监,就算国子监的学生没有对陈松以及新学产生什么敌意,但国子监里面的老师就不一定了。

  到时候,该有的困难一个都不会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