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6章 京城之行_铁血大明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全部死光,那会引起哗变的。

  所以最终林丹汗率领着人马撤回了草原,不过也给本来已经饿殍遍野的大同府,带来了更大的灾难,让很多的百姓家破人亡,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成为了流民,一时之间,大同府的流民暴增,叛乱也许会随时出现。

  杨啸林、马凡和江羽三人,一路疾驰,仅仅十天的时间,便到了京城。京城仍然是那样的繁华和安逸,并没有受到全国流民叛乱的影响,并且因为朱由检铲除了阉党,甚至于还更加的繁荣。

  不过这仅仅是城内的情况,而城外却有大量的难民,这些难民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河北、山西、河南和山东四个省,他们在家乡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来京城讨口吃的。

  难民不准进城,但是每天可以得到一碗稀粥,使其不至于饿死,因为这些毕竟是京城,整个大明朝的政治中心,如果出现饿死难民的事情,京城的官员怕是要丢乌纱帽的。

  杨啸林先去找了张国纪,这一次张国纪客气了很多,他女儿现在的处境很尴尬,因为现在的皇帝并不是朱由校的儿子,而是朱由校的兄弟朱由检,如果是儿子的话,不管是不是张嫣亲生,都不敢拿她怎么办,因为汉族自古讲一个孝字,但是兄弟就不一样了。

  “魏兄远道而来,今晚还请在府上吃宴。”上一次来,张国纪仅仅给了一杯茶喝,而此时却要请杨啸林吃酒。

  “太康伯,我这次来有大事跟你相商。”一路上,杨啸林都在思考怎么跟张国纪说,好让他心甘情愿的跟秦岭绑在一块。

  “哦?何事?还请魏兄直言!”

  “此事事关重大,还请……”说着杨啸林朝着左右的丫鬟看去。

  “你们下去吧!”张国纪一挥手,两名丫鬟便离开了大厅。

  随后杨啸林和张国纪两人密谈了起来。

  ”张兄,你看如何?”

  “魏兄,贵徒真得杀了一百八十多名鞑子?不是杀流民来顶数?”张国纪面色严肃的对杨啸林询问道。

  “当然,若是太康伯不信,那就算了。”杨啸林作势欲走。

  “魏兄莫怪,此事重大,当今圣上,刚刚继位,胸有大志,但是奈何边关都是一些坏消息,若是这一次贵徒以锦衣卫试百户之名,杀掉一百八十多名鞑子,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还请太康伯提携,某和贵徒都不会忘了太康伯的大恩。”杨啸林抱拳说道。

  “不过此事我一人不足以推动,还是要告诉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田大人一声。”

  “礼该如此!”

  最终张国纪应了下来,因为这份功劳谁经了手就能沾上光,他女儿现在处境尴尬,他的处境也很尴尬,若是能办成此事,至少可以混一个有识人之明的好名声,同时还能显示出他一心为朝廷办事,何乐而不为?

  田尔耕一听此事,当场大喜,因为他这名锦衣卫的指挥使,此时也需要一份功劳让崇祯重视他,即使以后替换掉他,也能谋到一个更好的位置。

  所以他马上将此事写成了折子,亲自递给了崇祯朱由检,名为:桃花山大捷!

  崇祯正为鞑子二路大军入侵边关而恼火,并且鞑子差一点打下宣府直逼京城,这不但让他上火,还让他心里有点害怕,因为此时的朱由检仅仅才十八岁,跟秦岭同岁。

  朱由检看过田尔耕递上来的奏折,心里很高兴,他现在需要一份捷报,鼓舞士气,不过面上却并没有露出半分喜色。朱由检没有急着说话,微闭着眼睛,静坐在上书房的龙椅上。

  田尔耕看到崇祯不言,心里不由的犯嘀咕:“难道皇上看到这件事情不高兴了?不可能啊,这可是大捷,一百八十多颗真鞑子的脑袋啊!”

  正在田尔耕心里犯嘀咕的时候,朱由检终于开口说话了:“田爱卿,让你这名手下火速进京,朕要见他。”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