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老北站_孤岛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九点,中央巡捕房召开案情分析会议的同时。

  辣斐德路上一家白俄照相馆对面,穿着铁路制服的阿廖沙隐在暗处已经观察了很久。

  这家叫做“Красиваяжизнь”的照相馆此时大门紧闭,沿街橱窗里陈列着一些婚纱和人像照片,后面的帘子也拉的严严实实。

  犹豫了半晌,阿廖沙还是做出了决定。

  拉低帽檐后他捂紧棉袄、迅速穿过马路,拐进照相馆旁一条狭窄的弄堂。

  进了弄堂阿廖沙佯装找路,踏着来历不明的一滩污水东张西望观察着照相馆的后门。

  在看到这条弄堂通往另一条马路,确定不是死巷后,他又假装淡定踱着步子折返到照相馆后门。

  后门上方的屋檐往下滴滴答答滴着水,背阴的墙壁上满是青苔。一只用来倾倒废弃相纸的柳条箩筐,紧挨着门边。

  旁边墙壁上是照相馆卫生间里的通风窗户,上面焊着铁条。

  背转身又是一番小心张望后,阿廖沙弯下身子把箩筐往外移了移。从随身帆布挎包里掏出一把TT1930手枪,塞进缝隙之中。

  起身后的阿廖沙拍了拍手,将挎包斜背在身后,右手伸进制服腰部,快步走出了弄堂。

  “砰砰砰……”

  照相馆紧闭的木门上贴着招贴画,画上巧笑嫣然的民国美女脸上落下了阿廖沙拍门的手掌。

  ……

  三个小时前,清晨,太阳还没升起。

  上海北站笼罩着一层淡淡青雾,雾气里,周遭景致影影绰绰,显得很不真切。

  早春的上海,夜里温度尚在0度以下。地上泛起的霜白呼应着青雾,更是让眼前影像透着几分凄迷。

  铁轨北边都是一些沟浜连接而成的芦苇荡,足够仔细的话还能听见芦苇荡里的绿头野鸭扑扇着翅膀,发出“扑棱棱”的翎毛抖动声。

  南面是车站站房。在去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炸塌了一块,让这座气派的车站显得有点破败颓靡。

  这些轰炸残留下的痕迹,在阿廖沙看来表明这座远东第一大城并不像此时看来这么平静。

  老北站,这个中国当时最早也是最繁忙的铁路枢纽此时还没有运转。罐装列车静静地停靠在车站外的编组轨道里,等待按照计划卸货转运。

  早些时候天还没亮,阿廖沙和同行的诺列维奇——那个粗壮的司炉,在中东铁路换轨之后到达了上海北站,可约定来接头的莫洛科夫并没有出现。

  就在两人都觉得不对、开始焦躁的时候,一个粘着八字胡、戴着软呢礼帽、穿着大衣的男装白俄女人,穿过薄雾顺着铁轨走到车下。

  “沙皇俄罗斯帝国万岁!”

  车头下粘着假胡子的女人摘下礼帽,抬起头举起右拳用俄语压低了嗓子对着他们喊出这句口号。

  这种举动无疑是直接和他两表明了自己的身份。

  “情况还顺利吗?”

  举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