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三章 为难_孤岛风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合下,竟然结识了黄麻皮和丁阿华,三人结拜为兄弟。人称“黄老大”、“丁老二”、“袁老三”。

  那时,他还不到20岁,皮肤黝黑,所以得了一个绰号,叫“黑皮子钦”,属于青帮里“悟”字辈人物。

  袁子钦其实算的上是个热爱学习的“黑社会”,帮派分子里的文化人。

  到上海后,他还曾进入“法书斋堂”学习深造过,和一般青帮流氓相比算是高学历了。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有一个好大哥真的很重要!

  黄麻皮就是那个讲义气的大哥,在袁子钦26岁那年,把他安排进法国巡捕房当了巡捕。

  他虽然不懂法语,但臂力惊人,抓人一抓一个准。又特别机警,办事能力超强,很快就荣升为刑事科政治组探长,官位超过了大哥(黄麻皮还是一个普通的“包打听”)。

  辛亥革命时期,袁子钦跟着大哥结识了孙先生,专门负责保护他的安全。两人关系日益升温,后来干脆加入了国民党。

  他的简历中关于入党是这么写的:上海,入党为“孙总理代办”!

  也就是说,在国民党里,他的入党介绍人是孙先生。这就很不一般了……

  袁子钦背靠青帮,又与法租界内的国民党来往密切,因此消息十分灵通,受到政治组组长的重用,很快就升任政事治安处主任,现在已经是政治部督查了。

  不得不提的是,他和中国共产党之间也颇有渊源。

  中共召开“一大”会议时,那时候他还是主任。当时,租界当局已经得到不少关于共产主义组织要在上海开会的情报,但时间和地点都不那么明确。

  公董局就派袁子钦去下达“开会必须提前48小时通知警方”的命令。

  由于巡捕房的记录里,既有104号,也有106号,袁子钦无法确定,只好都找一找,结果就听到106号客厅传来外国人说话的声音,随即闯了进去……

  那里正是“一大”会场!

  毕竟是做巡捕的,他反应还是比较快,当被询问时,说了声“对不起,找错房子了”,然后赶紧撤出来。

  后来等会场里的人都撤差不多了,袁子钦才带着法籍总巡来到会场走个过场。

  当时,袁子钦对留守在会场的陈先生解释道:“我还以为你是日本人,误认那两个教授是俄国的共产党,所以才来搜检……”

  “看你们的藏书可以确认你们是社会主义者;但我以为社会主义或者将来对于中国很有利益,但今日教育尚未普及,鼓吹社会主义,就未免发生危险。”

  “今日本来可以封房子,捕你们,然而看你们还是有知识身份的人,所以我也只好通融办理……”

  从这件事上就足以看出,“黑皮子钦”八面玲珑的处事风格。

  性格决定命运!

  他袁子钦没有什么远大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处在上海滩这个各种政治势力的漩涡里左右逢迎,也只是想让自己和家人在这个乱世能活的好一些、舒服一些罢了。

  另外,能在这个基础上恪守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做点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小事、帮点小忙,在他看来也是理所当然。

  所以,袁子钦也为共产党、进步人士以及国民党左派帮过不少忙。

  比如,他给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活动提供过保护;帮忙疏通、释放过共产党员;为农工民主党领导人邓演达通风报信等。

  这些,可能与他入教有一定关系,但很快引起国民党右翼分子的不满。这几年里,他也先后收到几次匿名警告信,有时信封里还附有子弹。

  所以顾楫进入巡捕房,能够直接坐上政治部探长这个位置,他几乎使出了全力。

  南京方面,他实在是一点都不敢再得罪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

  袁子钦出了医院,钻进了轿车。

  “去老北站!”

  吩咐过司机后,袁子钦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