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01001章 狂澜-1_开局方式错误的人类文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HD4597“盖亚”(原型为HD85512b和格利泽667Cc等多个行星的复合体),距离地球大约35光年,也是三锅的殖民飞船能够在不出现什么故障完蛋在宇宙空间当中的最长航程时间所能抵达的行星,而距离相对更近一些的格利泽581则已经在被欧洲联合开发当中,这也是人类第一颗进入开发阶段的距离太阳系较近的“超地球”(即体型巨大,和地球高度类似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的相似度高达80%以上。

  (相似度在80%以上的行星,35光年内,大约有10个......所以,宜居行星貌似还真不算太罕见。)

  而高达90%以上相似度,人类可以直接进行开拓的无主行星就“盖亚”这么一颗而已,即便把已知的全部行星算上,也就只有不到10颗行星可以达到这种可以直接在地面上呼吸并且拥有丰富原始生物圈的程度,而帝国的大部分行星对于人类这种迟到太久进入宇宙开发的种族来说,其实环境都是很恶劣的。

  而环境适应力和人类一样的智慧文明,目前已知的只有尼亚尼斯水母们,而其他智慧生物在长期大量的异星球生物交流当中,已经充分锻炼并演化出来足够的适应力,当然,代价也自然是他们在智力和文明的发展速度上更慢,毕竟十全十美的终极生物是不存在的。

  不管尼科人还是帝国人都可以在弱硫化大气或者高氧,高二氧化碳等环境下呼吸,虽然也会导致身体受到损伤,但是和不带呼吸器出舱15分钟就得进急救室的人类比起来真是好太多了,而古代帝国人和尼科人,还有人类接触到的那些智慧文明也基本上有着较强的环境抗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类点歪科技树已经是一个巨大巧合,而地球一直以来没有发现则是另外一个巧合,否则在频繁的来自不同母星的物种交流,混杂下,某些特定环境下的适应DNA也会随之流传下去,而用于在某些环境下呼吸,适应的微生物和内共生体也会一代代的遗传下去,自然,其后代在适应异星球环境和承受力上也就比人类强得多。

  (例如帝国人细胞内就有厌氧内共生体,和线粒体一样,用于在无氧环境下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不过数量较少,所以,真烧光氧气窒息一样是死,但也意味着他们可以适应的最低氧气浓度比人类低得多,呼吸空气的适宜范围也要大得多。)

  如果说地球是一个封闭的,纯血化(即所有生物环境均限定于特定环境下演化,生长,进化,繁衍)的生物圈,那么大部分智慧文明都是一个开放性,杂交化的生物圈,这也是为什么人类惊讶的发现尼科人和人类居然可以生育后代,哪怕可能产生严重的遗传病,但是,也能进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