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七十三章 拖延成功_他改变了拜占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瓦鲁特,来自帖撒罗尼迦,原先大卫·阿里亚尼斯的爱将。因为和西菲亚斯打架后,大卫一系列不恰当的处理方式,让他选择了叛出罗马。

  以前的瓦鲁特,严格来说与罗马人没什么差别,而现在的瓦鲁特,则连保加利亚教会的牧师都非常不喜。

  无他,瓦鲁特在力图恢复保加利亚的古老信仰,团结了大量旧宗教势力,把索菲亚搞得乌烟瘴气。

  即便到了10世纪,保加利亚等地的异教信仰仍然只多不少。因为毗邻东欧大走廊,多数游牧民都会向这里流动,很多时候,这边并非天主教占多数。佩切涅格人至今没有皈依,匈牙利的伊什特万一世,直到1038年他死去为止,整个匈牙利都处于动荡之中。从教皇加冕开始,匈牙利的异教徒就屡屡反叛,使得国家都因此衰弱起来。此时的匈牙利,离天主之盾有一万里的距离。

  但话说回来,原始信仰的好处在于,构建一个文明程度较低的乡村社会,从封建时代倒退向近部落时代,使得国家力量可以集中在军事与祭祀上。匈牙利衰落于封建化改革,克罗地亚的衰落也是同理,这些部落国家有的撑过了封建改革,有的直接四分五裂。封建化就像中世纪的“中等收入陷阱”,南美群国没有过关,统统暴毙。

  就索菲认为,罗马与东方的宋、辽等一样已经越过封建化,进入专制时代。倒霉的是东方怪物房的怪物们在专制时代里慢慢衰落,世代轮回;罗马则因为地缘悲剧,倒退向封建化,然后逐步走向衰亡。

  巴西尔在席卷了山外保加利亚,合围东西交通枢纽索菲亚后,开始猛攻索菲亚的瓦鲁特。

  瓦鲁特也并非易与之辈。

  借助交通要道,瓦鲁特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武装军队,凭借索菲亚的坚固城墙与巴西尔周旋。连番大战,巴西尔甚至都打不破那雄伟的巨石城墙。

  索菲亚并非斯拉夫式城市。相反,原名赛迪卡的古城是罗马人的老根据地。图拉真大帝曾加筑此城,增高城墙,作为抵御蛮族的要塞。君士坦丁一世时甚至以此为居城(君士坦丁名句:塞尔迪卡就是我的新罗马。然后转头抛弃这座城,去拜占庭修了新罗马。呵,渣男)。

  在高大的城墙下,巴西尔也要撞得头破血流。

  索菲亚大战正酣时,乌拉诺斯却老身自在的刚刚开始聚集军队,目的也只是进占一些小堡垒。

  “怎么回事?为何还查不到他们的主力在哪?”

  伊万很生气。

  索菲的骑兵就是比伊万多。伊万派出三个斥候,能活着回来一个就不错了。这也就让军营的士气逐渐低迷,乐意出门探查的骑兵越来越少。如果聚集成股的骑兵出门......那还查个锤子?自己先把马力消耗完了。

  故而伊万至今都没有查到所谓的上万大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