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节 韩绛的答题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十年功夫,编不出此经,我想问老师,可曾听闻?”

  钱荨逸不是周必大的老师,周必大称师是尊敬。

  钱荨逸摇了摇头:“初见。”

  周必大说道:“这么好的文章,无人听闻,只给一个人读?”

  钱荨逸没接话,他心内有一种猜测,之前他就想过,他钱家没有子弟能教出韩绛这么一个人,因为韩绛年龄太小,学习的时间有限。

  现在,他认为,集多位大贤之力,教了韩绛这么一个人。

  只是,在两浙,还有自己不认识,或是不知道的大贤。

  莫非是隐士?

  杨万里在旁也说道:“好文,好经,越读越感觉此文好,若问好在何处,此经可蒙天下孩童,而非士族中的孩童。”

  以前的千字文不错,可却很难懂,也只能是贵族家才有可能教。

  三字经。

  却是给天下普通人用的蒙学之书,这书是不是经典,韩绛不用考虑,上千年来都说这书是经典,怎么可能不是经典。

  原本是打算拿来忽悠钱歆瑶的,若不是钱老太公逼的自己没办法下台,巴结一个老头子有什么意义,巴结自家没过门的媳妇才是正道。

  为什么说姜还是老的辣。

  韩绛那点小心思在钱荨逸看来,也就是小孩子的心思。

  所以,钱荨逸把韩绛写的原版让送到了西楼。

  西楼内,钱歆瑶看到这东西,思考片刻之后,将这纸让人收了起来。

  因为是钱荨逸叫人送来的,所以也没谁会多想。

  韩绛离开之后,并不知道陈亮给钱荨逸说了什么,不过这位状元公的身体真的很差的,已经差到随时都会死掉的程度。

  很快,今天宴会的正戏开始了。

  韩绛是主办人,可今天最开心的自然是他那位三十多岁的侄子韩俟。

  听闻开戏,韩俟立即吩咐所有人准备。

  韩绛上了台,想了想把韩俟推到前面:“今个是你露脸的时候,我上台就不合适了,咱们这戏怕是将来宫里都会安排演的,今天是头一场。”

  “叔父放心,这事我办的可认真的。”

  韩俟没胡说,无论是当官,还是管家里的事他兴趣都不大,能磨就磨,不能磨这才勉强应付一下。

  唯独让他操办这戏的事,他可是真上心了。

  韩绛对看戏兴趣不大,或许是因为前世娱乐业过于发达,可以选择的太多。

  戏曲只是真正的爱好者才会喜欢。

  演的好不好,韩绛也不关心,相信这么多观众会给出一个答案来。

  好不容易可以歇一会,韩绛一个人靠后堂一间空屋的软榻上闭着眼睛,说睡肯定也是睡不着的,但总是可以让自己休息一会。

  宴席摆上,酒打开。

  戏开演。

  一个多时辰之后。

  北侧二楼上,映月出演白娘子,正演到西湖借伞。

  有位国夫人开口说道:“年少时曾在宫中读过一个话本,名《白蛇记》是相州一带流传的民间故事,当年官家非常喜欢,与此时的故事倒有几份相似。”

  另又有人说:“民间话本口口相传,同一个故事若有十多种版本,今个的剧唱的好,演的也好。听闻原本是在韩府预演,想来怕是新年之时给太娘娘献礼的。”

  “有理。”

  众位夫人猜测,这戏就是给慈烈太后新年献礼的。

  因为当年高宗在禅位之后喜欢读话本,而且还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在他龙兴之地的相州一带民间流传的许多故事就是他喜欢的。

  其中就有一个名为白蛇记故事。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