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九零节 交趾城第一任知府事_绛色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逍遥自在,谁想回去。

  不想。

  回去就要受文官们的气,在这里武官与文官一样大,效仿唐律,文武同级。军功依秦律,加上唐律修改,抚恤依宋律。

  可以说,都是挑好的用。

  韩绛显然计划有误。

  原本想就议几个事,一下午时间怎么都够了。

  结果还没有开始议红河三角洲发展方略呢,天都黑了。

  眼看要掌灯了,韩绛说道:“其余的事改天再议吧,这交趾城头一任知府人,我个人提议赵尚宫。依律,官要有名,宋礼女子不报名。赵尚宫,报名任知府事,或拒绝。”

  整个大殿安静下来了。

  女子参加这样的会议就已经是奇迹了。

  什么时候,一州一府的主官是女子。

  韩绛继续说:“文武分离,交趾武官我提议刘淮暂时代理,三个月后,调孟家孟宗政前来,李老将军提议,调毕再遇。因为毕再遇比孟宗政在兵略上水平更高,而且为人更加的沉稳。这事投票决定吧。”

  投孟宗政的占了绝大比例。

  这与韩绛提议无关,因为毕再遇是强,但孟宗政也不弱。

  更重要的是,孟宗政和他们熟,毕再遇一直在禁军当中,和他们很生份。

  交趾第一任最高武官定下了。

  不是在场的人不行。

  他们就算留下,也要时不时淮南东路露个脸,都是在朝廷在册的武官。

  级别低的,那是没资格和孟宗政比了。

  “那么,第一任知府事。我说几句,为什么选了赵尚宫,因为她是女子,交趾这里女子是男子的三倍,一任女长官更有利于让民心安定,而且赵尚宫有离好的管人、管事、管官的经验,同时我准备在交趾发展一支女官队伍。”

  刘淮在低下小声问了身边的人一句:“你怎么看?”

  那武官低声说:“我看行,其实我内心看到的第一任知府事是陈傅良,不过赵尚宫现在想来也好,让她当了知府,钱袋子有保证。”

  “有理。”

  钱袋子,这是眼下所有人都关心的。

  赵尚宫若一心主管经济与民生,那么确实有利于这里发展。

  赵尚宫自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她是正六品女官,但这种级别大宋朝堂上没有人认。

  她不在乎这个官。

  但有了这个身份等同于对这批随她一起流放的女官一个保障,同时武将们杀戮太重,若想长期安稳的占领这里,一个妇人能让这里的百姓有安全感。

  更重要的,谁没有一点人生的期待。

  自己半生已经消耗在了大宋皇宫之中,余生还有多久,十年还是二十年,现年五十岁的她无亲无故,还有什么追求呢。

  无非就是在女史当中有几个义女,也是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的。

  为了她们挣一份嫁妆,也为了其他的女官们。

  不就是一个名字罢了。

  赵雪霞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她愿意当这个官。

  刘弥正接过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