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章 细节见功夫_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言行举止可爱非常,观众们看的极为舒服。

  尤其是他们在捉青蛙时被僧值喝问,“在白菜地里蹦来蹦去,成何体统?你们在做什么?”

  几个和尚异口同声道:“我们在练蛤蟆功!”

  他们边说话,边做出蛤蟆的样子,在地上蹦来蹦去,真的好像是一只只大蛤蟆。

  听到“蛤蟆功”这三个字的时候,现场观众心中都生出一种奇异的感觉来。

  他们第一次知道“蛤蟆功”的时候,是在看一本书的时候知道的。那本书中有一个大反派,叫做欧阳锋,绰号“西毒”,“老毒物”,而这欧阳锋修行的功夫便是蛤蟆功。

  而那本写欧阳锋的书叫做《射雕英雄传》,作者正是郭大路。

  没想到,这蛤蟆功,在这部电影里面又用上了。

  只是今天这些练习蛤蟆功的和尚们没有做特效,与以往郭大路拍摄的射雕题材中的蛤蟆功不太一样,但却显得更为真实可信。

  当这些和尚将捉来的青蛙杀掉炖汤的时候,武僧头领昙宗和尚的女儿白无瑕又送来两个鸡蛋,做成了鸡蛋汤喂给小虎喝,这才让小虎的身子略有好转。

  几个青年和尚围在屋里,眼巴巴的看着昙宗和尚将掺杂了青蛙肉与鸡蛋的肉汤喂给小虎喝,都馋的不得了,尤其是看到两枚鸡蛋时,忍不住不住狂吞口水。

  人们如今生活好了,有些人看到电影中和尚们对两枚鸡蛋馋成这样,都感到难以理解。两枚鸡蛋而已,至于这么郑重么?

  但有的年龄大、阅历多的人,却知道在旧社会的贫穷人家,两枚鸡蛋已经算是非常好的大补之物了。那时候的穷人终年不沾荤腥,好不容易得了快肥肉,也都是熬成猪油,在做饭的时候用猪油在锅上擦一下,饭里能有点油香味,对穷人来说,就已经算是美味了。

  现场众人在看这部《少林寺》之前,也都看过不少的古装武打片,但基本上所有的武打片在情节设定上都是想当然的瞎胡搞。

  那些电影电视里的人物,吃顿饭动不动就要几十上百两银子,就连喝杯茶都要银子来结账,简直让人尴尬的没法看。

  那些导演们根本就没有历史常识,有时候还张冠李戴,唐朝的人竟然能吟诵宋朝的诗,也是没谁了。

  那些电影让小孩子或者知识储备不够的人来看,还能看的下去,可对于有一定知识一定阅读量的人来说,可就没法忍了,越看越尴尬,越看也不舒服,可除了这些之外,其余的电影也都差不多,最后只能捏着鼻子看下去。

  可以说,古装动作片被观众们吐槽,一是打斗动作太假,另一个就是在细节方面处理的也不到位,还有一个就是场面都非常小,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小地方,太过小家子气。

  但郭大路拍摄的电影却是与以往的电影不同,无论是《东成西就》《射雕英雄传》还是《第一滴血》,给人的感觉就有那么一种大气劲,场面也大,动作潇洒流畅,就连细节也比那些电影好上不少。

  就像电影上这些和尚们对鸡蛋如此重视,这才符合当时的环境。这些和尚吃饭都是清汤寡水,又常年练武,年龄不太大,正是最能吃的时候,此时看到鸡蛋时馋成这样,倒也在情理之中。

  通过这段镜头的细节描写,观众们在感到好笑之时,也发现了郭大路对细节的重视。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乏善可陈,小虎昙宗和尚与徒弟们的照料之下,身子渐渐好了起来。他久闻少林高僧的名气,想要拜昙宗和尚为师,但僧值不许。

  最后在小虎的恳求之下,僧值便让他先行打水,熬炼筋骨。

  当主角小虎看到用来打水尖底木桶的时候,感动非常奇怪,此时别说小虎,观众们也感到奇怪,不知道这水桶为什么有这种造型。

  可等到小虎拎着水桶到了打水处的时候,现场观众顿时都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只见昙宗和尚与十几个弟子正将两只水桶灌满了水,随后两臂平伸,将满满两桶水平着拎起,向山上走去。

  “卧槽,这得多大的臂力?”

  “难道少林和尚吃水的时候,就是这么担水?”

  现场观众们一阵喧哗。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