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1章 成公英_匈奴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险胜,你可知我军死伤了多少将士性命,消耗了多少国力,这些都是无谓之损失,原本可以避免的!你觉得,孤当如何处置你?嗯?”

  刘渊字字诛心,令刘珩遍体生寒,身形战栗,头埋得更低了。他原观刘渊此来,心情不错,自己在陈仓大捷中立功也不小,刘渊当揭过前事了。未曾想到,其依旧是余怒未消,内心实在忐忑。

  发泄结束,堂上静了下来,刘珩豆大的汗珠不断滴在地上。过了好一会儿,刘渊脸上的阴云终于散去不少,声音依旧低沉:“孤此前早有提醒你,入得大军,当听军令。你若不是夏国王子,任谁也保不住你项上人头!”

  感受到刘渊语气中的冷肃之意,刘珩不由缩了缩脖子,拜倒:“箭筈原之败,儿臣刻骨铭心,此生不敢相忘!”

  “但愿如此!”

  “听说你擒了成公英?”刘渊突然问道。

  刘珩闻言有些恍惚,下意识地抬头望着刘渊,见其已然恢复了云淡风轻之模样,丝毫不见此前盛怒的迹象。

  顿了两个呼吸的功夫,立刻禀道:“是的!”

  “还跪着作甚,将他带上堂来,孤想见见这凉州谋主!”

  “诺!”刘珩麻溜地起身,不管膝上酸软,出堂而去。

  安坐等了一段时间,外边一阵动静,兴冲冲地,刘珩携成公英而来。刘珩这还真的是礼贤,成公英未有绳锁加身,一袭灰衣,面无表情随之入殿。

  面色淡然,抬眼直视刘渊,无惧色,淡然处之。

  “你就是成公英?”对其无礼,刘渊倒不以为意,白令一侧的刘珩着急。

  “正是!”

  “箭筈原一役,先生名声大噪,孤于长安都有所耳闻。今日入我夏国,可愿投诚,为孤效力?先生乃凉州名士,当知良择木而栖的道理,想必不会令孤失望吧?”也不赘言,刘渊直接表明意图。

  成公英一阵发笑:“夏王不必多言,在下实难降夏!”

  没有提什么“吾乃大汉忠良,不降胡虏”的话,他前投韩遂,韩遂可不是什么大汉忠臣。只是这么简单回一句,不降。

  “当真不降?”

  “当真不降!”

  旁边的刘珩有些急了,来之前,他可好生嘱咐过成公英,切勿太过刚硬,惹恼了父王。可观成公英这模样,是丝毫没有听进自己之言。

  果然,便见刘渊悠然地朝后靠了靠,轻言吩咐道:“拉出去,杀了吧!”

  自从此前逼死荀攸、与张辽之后,刘渊的心更硬了,纵使贤才,若不能为己所用,那也不用留着了。成公英是真有才的,但若不识时务,下令处死,刘渊也不会有丝毫犹豫。

  且拿下关中后,刘渊也算收割一波关右人才,臣下并不似之前那般短缺,无人可用。

  轻描淡写的命令一下,堂上的气氛有些变了,成公英眼神微凝,随后满满纾缓下来,也不做无意义的抵抗,任由侍卫按住,便要捉出去处置。

  “且慢!”刘珩这个时候赶紧窜出来:“父王,成公先生智计不凡,谋略出众,轻易杀之,太过可惜了。此举,定失凉州士人之心,还望父王三思。莫若暂且拘押之,儿臣愿慢慢劝服之,感化其心。”

  “能讲出这番道理,看来你长进不小嘛!”刘渊略显惊奇,转头看向已经被押到门外的成公英,脸上洋溢起笑容:“那就暂且收押吧,孤给你点时间,看你如何感化其心!”

  杀不杀,也不过随心罢了,刘渊心里并无什么波动。

  “儿臣多谢父王!”刘珩喜上眉梢。

  匆匆退出,命人放开成公英。对门内的情况,成公英自然听到了,此时也松了口气。虽然不畏死,但是能多活一刻,就多活一刻吧。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