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关中兵祸_匈奴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军征服河东时,此时的关中正兵连祸结,李、郭等人起军西进,如蝗虫过境,侵掠郡县。兵势之猛,大出长安朝廷的之料,不过两日的时间,西进两百余里,裹挟董军余孽溃兵,兵力翻了一番,有六七万之众。

  噩耗连续传来,叛军进军速度着实迅速,每日飞奔传来前方噩报之斥候,几无断绝。长安诸公亦是一日三惊,原本“稳坐钓鱼台”的王允这时再也坐不住了。

  急令吕布派军征讨,主持长安兵事。此时的长安,算上禁军,兵不过万余,且军心不定。在王允的自负之下,原先稍稍稳定下的军心亦是动摇不断,如今李、郭在外声势造得如此之大,长安驻军心念董卓者,也是蠢蠢欲动。

  吕布以长安兵少,贼势众气盛,建议王允征召兵士,固守长安,消耗其士气,再寻破敌之法。王允不听,言:“都城重地,岂能任由贼众兵临城下,天子威信何在,必须御敌于帝都之外!”

  对王允所思所行,吕布差点当场翻脸,“耐心”地劝解一番,反倒激得王允一意孤行。吕布其人,于他而言,不过一持剑卫士罢了,拜将封侯,好好听他王司徒的调度便是。一莽夫,何来的诸多废话。

  对王允的刚愎自用,吕布带着强烈抵触,但拗他不过。亲自挑选乐三千士卒,都是在他看来的“不稳定份子”,交由李肃,命其带军东进讨伐乱军。

  李肃可不傻,心中知晓手下士兵多有异心,一路东行,就如同坐在火炉之上,昼夜难安。在长安以东的渭南平原上,正遇李、郭数万大军。李肃敢于领军东进,心中自然有应付叛军的方法,未发一箭,未伤一卒,果断投降,欲加入叛军。

  李肃早发现了,杀了董卓,王允掌权,还不如在董卓麾下了,只是如今悔之晚矣。那帮世家大族,何曾瞧得起他这样的寒门匹夫,又是董卓部将,甚受排挤。诛除董逆,他李肃立功也不算小,却未收获多少,那些没怎么出力世家子弟以其身份便可升官、加爵,李肃自是不服气。

  李傕这边果断接受了李肃投降,全并其麾下,那些士卒则如鱼入大海、鸟归山林一般,迅速融入叛军,调转兵锋对准长安。而李肃,有些凄惨,诛杀董卓,他出力甚多,被李傕下令杀死祭旗,看在他主动投降的份上,没让他受太多痛苦。

  对吕布的不配合,王允自是不满,果断亲自接过长安驻军的指挥权。经过董卓之乱,王允早看明白了董卓之强,就在于军队,因此董卓死后,对军队看得极重。

  别看信任吕布,以吕布统率诸军,但一有皇甫嵩牵制,二有士孙瑞掌宫廷禁军,再加上安插了不少世家子弟于军中充任军官。对吕布限制极大,到此时,其能真正掌控的还是那点“并州军”,刚刚扩充不久,不过千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