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伏尔加河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利等资源都集中在西伯利亚以及东部地区。

  而现在,这些资源重地全被中国控制,俄罗斯所拥有的资源就显得非常的贫乏了。

  在剩下的国土中,里海地区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是俄罗斯当时最有价值的资源。

  从地理位置来看,伏尔加格勒是该地区的天然屏障,而且也是唯一的支撑点。

  如果再次爆发与中国之间的战争的话,那么中国很难从外高加索地区发动进攻,因为高加索山脉是一道天然的屏障,且该地区比较狭窄,并不适合大规模进攻部队展开。

  而要越过乌拉尔山发动进攻,这也非常的困难,不说天气因素,仅仅是地理条件的限制,就让中国在这里只能够投入轻型部队,而无法让其占优势的重型装甲部队发挥威力。

  最后,剩下的也就只有从乌拉尔山与里海之间的通道发动进攻了。而事实上,确实如此,中国突击部队的主力就投入到了这一地区来!

  中国在采取这种进攻的方式中,首先要打下来的就是内高加索地区,占领对俄罗斯来讲特别重要的里海产油区,让俄罗斯失去最重要的战争资源,然后再一步步的向西北方向进攻,最终吃掉俄罗斯!

  这是战略上必然的进攻线路。俄罗斯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当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俄罗斯还没有向欧洲地区发动进攻,就在这里加强了防御,将重点放到了伏尔加格勒。

  用当时俄罗斯陆军总司令的话来讲,他们要在这里与中国决战,要让当年斯大林格勒的事情重演,让中国彻底的倒在这座伟大的城市脚下!

  在战役的前三个月中,俄罗斯军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中国进攻部队中,最先发动突击的就是南部集团军群,而其进攻目标就是伏尔加格勒。

  俄罗斯军队没有在正面的防御战场上与进攻部队纠缠,而是摆出了纵深防御的架势,要与进攻部队打持久战,而这就决定了战役的发展方向!

  在头一个月的进攻中,38军充当主力,打得非常的迅猛,但是几次试图要合围俄罗斯军队的作战行动都失败了,似乎俄罗斯军队的指挥官知道顽强的抵抗不但无法阻止进攻者的步伐,反而会使自己陷入被动,并且落入被包围消灭的尴尬境地。

  所以,38军一路猛攻,而俄罗斯防御部队则一路

  “溃退”,只是偶尔组织起部队进行有限的抵抗,稍微迟滞一下进攻的速度。

  最后,俄罗斯防御部队在距离伏尔加格勒50公里的地方停了下来,并且开始了顽强的抵抗。

  此时,南部集团军群的指挥官才知道出问题了,38军这么一路打下去,消灭的俄罗斯军队的有生力量并不多,但是部队自己却被拖疲了,而且后勤补给也出现了问题。

  大量俄罗斯军队分成小股部队,潜伏到了战线的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