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章 大陆政策_华夏春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经济上就可以看得出来!

  在大战爆发之前,北欧三国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加拿大与墨西哥。

  而正是这种密切的贸易关系,让这三个没有受到多少内战冲击的北欧国家能够迅速的恢复元气,弥补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并且发展壮大了。

  到战争爆发之前,北欧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其实已经超过了欧洲大陆上的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地区,而这三个国家通过向美国出售原料,以及代替美国加工一些产品,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机会,而这些产品中,绝大部分是与战争有关的!

  而中立法案中明确规定,欧洲任何国家不得向交战国提供一切有助于战争的物资,也就是断绝了北欧三国与美国绝大部分的贸易往来。

  这无疑是要切断北欧三国的财源,削弱这三个亲美国家!很显然,这一法案的重要性就可见一斑了。

  中立法案的通过,从一个侧面反应了欧洲当时的情况。在才经历了内战的摧残之后,欧洲大陆国家已经没有能力再进行另外一场规模更大的战争了。

  但是,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应了欧洲当时的情况,即在这场战争中,欧洲其实是站在中国一边的。

  虽然中立法案中限制了军事物资的出口,但是这对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在战争爆发之前,中国主要的原料来源是东南亚,南亚以及东非地区。

  这些地区都在中国的控制之下,而且贸易进口路线也在中国的控制之中。

  相反,中国不但很少从欧洲进口战争原料,反而在向欧洲输出大量的建设物资。

  因此,中立法案对中国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是对美国来讲,情况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战前,美国主要的资源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与中美洲地区。其中,澳大利亚主要向美国提供铁矿石,而中美洲与南美洲北部地区则主要向美国提供石油资源。

  而战争爆发之后,澳大利亚通往美国的海上交通线已经受到了威胁,中国海军随时可以封锁这些海上通道,让占美国进口铁矿石的0%无法到达美国。

  而南美洲最重要的石油产地委内瑞拉也在中国的威胁之下,石油来源非常的不稳定。

  因此,美国的主要资源进口地已经转移到了加拿大,但是加拿大的资源是无法满足美国战争机器的需要的。

  在这一情况之下,美国自然将目光放到了资源丰富的北欧地区。因此,拓展海外资源产地,是美国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

  虽然北欧向美国输出的战争资源只占到了美国战争总消耗的5%左右,但是这仍然足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结果。

  而中立法案却一刀切断了美国从北欧地区进口战争资源的通道。因此,这一法案其实本身就是以针对美国而设立的!

  正是因为欧洲大陆国家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