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九十三章 图穷匕见铁骑出,暂避锋芒赵军退_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领过重骑兵在河东屠杀秦军的李牧,自然明白此等杀器对自己麾下大军的威胁之大。

  面对此等杀器,只见李牧并没有旁人预想中的慌张,反而一抹微笑却挂在了李牧的嘴角。原因很简单,蒙骜的这张底牌,早就被赵括给猜到了。

  “终于舍得拿出来了。”李牧暗自欣喜道。很明显,两军对战,谁先掀开底牌,势必就将落入下风之中。当然,前提是自己能接住对方抛出的底牌。

  那面对蒙骜打出的底牌,虽然李牧也算是早有预料,但能够挑选的办法却是不多,摆在李牧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即行撤退,要么就要以重骑对重骑。

  说是两条路,实际上根本只有一条路,甚至改根本就没有路。

  撤退,那就意味着联军将要尾随而击打,不付出巨大的伤亡不可能脱逃,而且即便得以脱逃,在未能解决掉联军的重骑之前,也只能陷入被动的防守之中。

  至于重骑对攻,且不说自己的重骑尚未准备,即便立即准备投入战斗也需要时间,即便投入的战斗恐怕也非联军重骑的对手,原因很简单,观联军重骑兵的规模,几乎倍于己方。

  对攻,至少能够暂时限制住秦联军的重骑,若是再以自己悍不畏死的陷阵营以死换命,破之还是有些许机会的......

  但显然,这些都不是李牧和赵括想要的。

  身为“铁浮屠”的发明者,赵括岂能不知它的弱点,而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赵括,岂能没有听过“岳家军大破铁浮屠”的故事呢!

  麻扎刀、钩镰枪几乎在“铁浮屠”出世的同一时间便已经悄悄囤积在武库的某个角落,而“有我无敌”的陷阵营也几乎就是“岳家军”的翻版。

  可以说,面对极容易被学去的“铁浮屠”,赵括早已准备好了万全的措施。

  然而,破铁浮屠易,欲尽全功却难。将麻扎刀、钩镰枪拿出来,确实可以破联军的“铁浮屠”,可破了之后呢?联军或退或散,自己集中力量打最后一战的战略目标便宣告破产,如此一来赵括的统一大业又将延期。

  尤其是秦国,若是放其主力归于关中,仅凭着函谷之险,挡自己个十年八年的也不是问题,这是赵括万万不能接受的。

  所以,在得知了联军将“铁浮屠”作为最后的致胜底牌之后,一个后退决战的计划便在赵括的脑海中形成了。而这也是赵括得到确切消息后,连夜赶到前线军营进行布置的原因了。

  当即,李牧便依计而行!

  中军高台旗帜摇曳,号角声伴着急促的鼓点在赵军中军响起,随即整个赵军快速地行动了起来。

  趁着联军“铁浮屠”还在整备之际,赵军前军率先收缩防线,同时中间兵力渐渐向“铁浮屠”波及不到的两翼进行运动,同时左右两翼的护军骑兵也作后撤状;

  中军之中“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