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四章 赵军北进燕国乱_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好了热身的准备,这时候要是还按照原先的五年计划,执行灭胡计划,那就有点儿对不起秦王的死了!随即,赵括大笔一挥,改灭胡之战为灭燕之战。

  王命曰:

  “燕国无道,当伐之!

  令燕平君廉颇为主将,代地都督李牧为副将,北郡都李义为先锋,率代地军、羽林卫、陷阵营及长平军一部,并平北军及北郡所部,共计八万人马,以伐燕国。

  务使灭其社稷,获其宗庙,而迁其重器是也!”

  随即,廉颇率中央集团军,自邯郸而北上,李牧率代地而出,一万长平军也被田单秘密地用屯田兵替换了出来,加入了北上的阵营。

  尽管,赵括预料各国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毕竟前两年才灭过一个周朝(国),如今再每一个燕国,好像也没多大的事儿!

  但赵括还是决定对各国进行战术欺骗。

  于是,几乎在使者出发调停秦韩之战的同时,大军便已经纷纷出发,而诸国的注意力却则被谈判给牢牢吸引。

  虽然谈判结束得并不算慢,但等到了调停结束,赵国的三路大军也早已在燕地蓟城成功会师。紧接着,几乎是邯郸的赵括召见各国使者,宣布对燕作战的同时,八万大军已经在廉颇和李牧的率领下,如饿虎扑食一般攻入了燕国境内。

  战斗来得很快,让燕国的君臣们几乎猝不及防!

  另一方面,燕王自打从蓟城逃出之后,便也熄了复兴之念,整日里便是饮酒作乐,不问朝事。可是,不论饮酒也好,还是作乐也罢,需要的都是大把大把的金钱啊!

  更何况,燕北之地并无行宫,一两日尚好,便当是体验生活了额,可若长期驻守,恐怕一直养尊处优的燕王,恐怕是绝难以忍受,于是宫殿的建设也就在规划之内。

  只是一边是日益萎缩的地盘,另一边是燕王及文武众臣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收税,收重税,不断的压榨百姓,以相国栗腹为首的燕国朝廷,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然而百姓心中是有杆称的,他们会用眼睛去看,会拿耳朵去听,尤其他们不少在赵国统治下的北郡还有亲戚。一面是赵国的新政让他们的亲戚吃饱穿暖,一面是燕国君臣无休止的压榨,即便再爱国之人,也不免产生动摇。

  于是,一日之内,赵国大军便下三城;

  不少地方甚至闻风而降!什么是闻风而降?就是赵国大军尚未到,百姓便绑着鱼肉他们的燕国官吏到城门迎接!甚至将城楼上的燕国旗帜都给换成了赵国的红色军旗!

  当然,其中也少不了早已侵入到燕国各城池中的羽林亲卫和暗卫们的功劳。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尽在赵国!

  不过五日时间,赵国大军便已经推进到了如今燕国的国都——无忧城城下!

  看着手中羽林亲卫们发自燕国各地的情报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