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百里存一,稍作休息_我是赵括,人在长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事,今燕国情事有变,都尉特遣我归来向上将军禀报。此乃都尉印信。”廖校尉从怀中掏出李毅给的印信双手递给赵括。

  见赵括接过印信,廖校尉接着说道:“由于兹事体大,都尉仅让我带来口信。”

  “嗯,情况如何?说说吧!”赵括查看完印信后说道。

  “诺!”廖校尉回道:“末将来时,燕国已尽起大军,号称十万,北伐东胡,然都尉与末将分析,其伐胡是假,攻赵是真。故此都尉决议留在蓟城继续监视并探查燕军进一步的行止,而派末将回转报信于上将军!”

  “嗯,安排的不错!”赵括认可道。随即继续说道:“可曾知晓主将何人?兵力配置如何?”

  “据传乃燕王亲统大军,骑步弓兵具有,具体情形暂未探知。”廖校尉略微思考后回答道。

  “既然燕军尚未出发,其行军路线恐怕亦未能知晓!”赵括沉吟道。

  “燕军若全力攻击邯郸,我北地之军逞骑军之利,不出两日便可回援邯郸,故若我是燕王,必分兵一部于险要处堵截我北路之军。”赵括看着手中的舆图,自言自语地分析道。

  沉吟半晌,赵括抬起头对廖校尉说道“汝再回去一趟,告知你家都尉,燕军开拔我已知之,下一步,我需要尔等探得知道燕军的行军路线,尤其要知道燕军是否分兵堵截、在何处堵截我北地之军。”

  “诺!”廖校尉赶忙应诺,随即转身离开。

  紧跟着赵启进入书房中汇报说:“粮草已经运抵北面森林中。”

  赵括若有所思地嗯了一句。

  一切都按照自己所预想的进行着,就看燕军开拔的消息何时传到邯郸了。

  第二日的赵廷朝会依旧闹哄哄的,显然昨晚的集会并没有商量出一个令各方都满意的方案,于是僵持成了各方唯一的选择。

  但大臣们愿意僵持了,赵王却不愿意了,一个个不说话是怎个意思,团结一致对付我呗?那能行?!

  于是,赵王很干脆的抛出一个诱饵,上党郡郡守之位,要不就先定了吧!

  “平阳君,你推荐的是何人耶,可能为上党郡之郡守耶!”

  “当然能也!”平阳君惊喜的回应道,他本只是推荐个郡守属官,没想到赵王直接给了一个这么大的惊喜。“应该是倒马服君时立的功,赵王要以此嘉奖于我了。”平阳君心里想道。

  心中百转千结,平阳君嘴上更是利索,飞快地报送着自己推荐人选的履历。

  平阳君话音刚落,不待众人回应,赵王便开口说道:“众臣有异议乎?若无疑义,上党郡守就此定下如何?讨论了几天了,也该定人了!”

  赵王之话传到众臣耳中,一下子就炸开了锅!什么就定了啊!还是平阳君推荐的人!他推荐的算个屁啊!他自己也就是个屁,还推荐别人?

  “禀我王,臣下认为平阳君所推荐人选还是有些不太妥当,一无从政之经验,二无人品之贵重,三无家世之显赫,还请我王再考虑一下,倒是臣下推荐的……”一员老臣见状赶紧上前劝说道。

  而随着他的发言,静默的僵持再次被打破。于是,为保证集体利益不受损失,各方利益集团只能被迫加入了战团。一时间朝堂之上风云再起!一众大臣虽然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可利益当前,话赶话之间,不免依然争得面红耳赤!

  只有赵王稳坐高台,笑意连连地看着场下的情景,心想着:“小样!跟我斗?整不死你们!”

  却不曾发现,平原君以及赵禹等人低垂的头颅下,目光越发的暗淡了。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