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五章 于公入陕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有贞磨了好几个月的屠刀,正在铮铮而鸣。

  徐有贞这一段时间,在汉城的所做所为,是全面向朝鲜两班贵族表达善意,有意无意之间,透漏出来,朝廷无意改变朝鲜之局面,无非是将李氏江山,换成了朱家江山而已,而且李家已经绝嗣。

  至于李家绝嗣这一件事情,到底是李瑈所为,还是徐有贞所为,这就不用细细探究了。

  反正,徐有贞好像只需要两班贵族承认现实,就能歌照唱,舞照跳,一切就好像以前一样,甚至还有好处,朝鲜的人才,就不用在朝鲜参加科举了,可以去大明参加了,甚至徐有贞私下透漏。

  说朝廷为了安抚朝鲜人心,下一届科举,已经确定了十几个朝鲜进士的名额,这唯有这一届了。

  以后就没有这个好事了。

  虽然朱祁镇无意因为朝鲜之事开设恩科,所以下一次科举,大概就是正统二十二年的事情了。

  但是对朝鲜士子来说,时间并不算太短。

  毕竟大明朝廷不承认,朝鲜功名,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正统二十年,正统二十一年,考上举人功名,才能有进京考试的资格。

  甚至在这一件事情上,徐有贞还耍了一个花招。那就是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科举考试的资格,乃是以大明的制度来定,而不是用朝鲜的规矩来定。

  因为朝鲜科举,是对朝鲜两班贵族,最为有利。可以报考人群,要比大明小很多。

  只是如此有朝鲜底层百姓来报名,徐有贞这边是一概放行的。

  这仅仅是一个暗子而已。

  而几个月之间,朝鲜似乎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承认还有一些不肯投降的大明的朝鲜士卒,或逃亡深山,或逃亡海外。

  但是这都是疥癣之疾。并不重要了。

  真正重要的,就是朝鲜两班贵族。

  他们才是大明统治朝鲜的心腹之患。

  首先要说明,什么是两班贵族。

  两班贵族,或言东班与西班,又或言文官与武班。是结合新罗骨品制度,与唐代职官制度衍生出来的怪胎。

  什么是骨品制度?

  类似印度的种姓制度,也类似中国古代的世卿世禄制度,也就是按照血缘关系,将人分为第一骨品,第二骨品,第三骨品,彼此之间不得通婚,同时每一骨品当任的官职也有限制。

  后来,高丽按照唐代的职官制度,进行了政治改革。

  但是这种政治改革是换汤不换药,就好像是隔壁日本一样,虽然叫着大唐的官职,但是实际上决计不是按照大唐的权力架构来的。

  古代上朝的时候,文武分东西两列,即便是而今大明上朝的时候,还是如此,文武分列两侧,但是高丽朝廷之上,文武两班大多都是世袭的官员,也就在贵族的前面加上两班两个字。

  而朝鲜代替高丽,并没有掀起一场战争。而是一场政变而已。

  甚至朝鲜李家,本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