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客户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之多,大出朕之预料。看来今后天下财赋皆从工厂出。”

  这是朱祁镇一直所希望的事情。而今却慢慢的变成了事实。

  王恕说道:“是陛下英明。”

  朱祁镇说道:“朕不是这个意思,朕的意思是,朝廷财赋皆从工厂出,这工厂人丁朝廷不能不有所控制,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坏了朝廷大计,其中分寸你要好好拿捏。”

  王恕说道:“臣明白。”

  如此一来,王恕面临的难度大大增加。但是王恕也不得不承认,发生江南之乱这样的事情,如果还让这样大量的人丁在朝廷控制之外。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只是事情并不好办。

  朱祁镇当然知道不好办,否则他也不会在官吏法改革之后,再来处置这一件事情。因为如果大明地方根本没有完成官吏法的改造,根本没有办法管。

  想来就有衙役来管,也会被三瓜两枣给打发走了。

  并不是说,而今的大明底层官吏就不贪钱了。只是总要是有一点点的限制的。

  朱祁镇说道:“你这一次推行商税有功,有些事情在奏折上,不大好说,你现在可以说说,有什么难处?”

  王恕沉吟片刻说道:“陛下,江南虽然是天下财赋聚集之地,但是如果全面推行商税之后,光棉布,丝绸等数样大宗货物,一年恐怕要从江南征收一千万两上下,臣以为江南百姓太难了一点。”

  朱祁镇听了眉头微微一皱。

  王恕说道:“陛下,江南本来就是重赋所在,江南四府为朝廷贡献的田税,一府可比一省,而江南百姓之所以能支撑这样的税负,乃是经商之故。而今又加征商税,臣以为当有所减免。”

  朱祁镇听了之后,沉吟片刻。说道:“此事关系太大,看看吧。”

  对于减轻江南田赋,朱祁镇原则上是同意的,毕竟江南重赋是历代相传下来的糊涂账。早已搞不清出名目了,不过是之前这样交,而后依旧这样交而已。

  之所以历代朝廷都认下来,包括之后的清廷,就是因为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四个府加起来向朝廷缴纳的赋税在一千多万石。要知道原本历史上大明赋税常年在二千三百万石上下。也就是江南四府支撑天下财赋之半。

  这样的情况之下,江南重赋岂能轻易减免,朝廷还维持不维持了。

  只是而今却不一样了。

  朱祁镇的开疆扩土,废卫所,将很多土地纳入户部体系,以至于光田赋有近五千万石之多,江南重赋的分量下降了许多。

  在加上盐税,关税,而今的大宗货物专卖制度。所征收的赋税,让大明的财政收入高了好几倍,如此一来。江南重赋已经并不是太重要的。

  但是即便如此,这也是二三百万两银子的大数目。

  而且不是免一笔,而是今后都要免。

  这样大事,朱祁镇不得不好好想想。

  不仅仅想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