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自己的路_三国大土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不假,但这是群臣的功劳,加上吴昊也是个不错的皇帝,将蜀国各项事物都处理得很好。

  如果后面,吴顺的子孙中出现一两个不肖的,喜欢乱来的,国家不就乱套了吗?

  现在,皇帝皇帝拥有所有权力,这种权力在明君手里,国家会变得很强很繁荣,但是落到昏君手里,一朝被灭国也是可能。

  武陵太守的发言,吴顺这么回应:“武陵太守,按照现行法令做事,只适合现在。我要提醒诸位,世界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一成不变,容易被人超越,先行的法令,不一定适合以后的局面,所以当变还是要勇敢的求变!”

  “臣等谨记太上皇教诲!”

  群臣一起喝道。

  “太上皇!”这时候,徐庶出列,众臣顿时安静下来,只见徐庶躬身一礼道:“臣以为,要使国家持续前进,需要朝廷做出统一的规划!州郡长按朝廷的规划施政的同时,及时反馈朝廷政令的优缺点,以供朝廷可以推行更完善的法令政策。”

  “太上皇!”徐庶刚说完,诸葛亮又出来了:“朝廷的整体规划,为适应时局故,应有短期、中期、长期规划,每个规划都应设定相对应的目标,以目标的完成度以及实行时间来判定规划完成与否。”

  “太上皇!”郭嘉躬身一礼,接着诸葛亮的话说道:“朝廷做出规划之前,为确保规划可行,应事先试验,臣以为,每个规划做出来,先找一个地区试点推行,若可行,则全国推行,若不可行,则取消或重新规划。”

  徐庶,诸葛亮,郭嘉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都是从大局观出发的讨论。

  吴顺听完,重重点头!

  “三位大人说的,非常精彩,做事之前先规划,规划推行之前先试点!虽然有些浪费时间。但是可以确保每个规划基本可行,如此一来,不会出现太重大的失误。”

  吴顺“点赞”了三个人的言论,立马有人将三人的话记录下来,以备后用。

  “刚才,三位大人所说的,都是从大局出发的。要满足可以做规划的条件,首先要有一个开明的君主,如果君主昏聩,当如何?”

  吴顺直接将话题转向皇权,思维跳跃太快,导致众臣有些跟不上。

  “太上皇,君主昏聩,作为臣子,我等当力谏!”一位太守说道。

  “昏聩的君主还能听得见劝谏吗?历朝历代多是昏君误国,所以,如何选择一位明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君在位,刚才说的规划,才能得到施行。”吴顺道。

  作为后来人,吴顺知道太多因为君主昏庸而导致郭嘉衰弱的情况。

  很多人将一个朝代的败亡归结于后几位君主,其实很多情况下,中期君主的错误决定,才导致后面不可挽回的败局……凡事都有一个源头!

  吴顺不愿意看到繁荣昌盛的中原再一次没落下去,所以他把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