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六、秀才的江湖:“吴大帅”的崛起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孚请同僚们吃饭,结果只来了军医处长刘国庆和时任第九团团长的萧耀南两人,遭此冷遇,吴佩孚却毫不在乎地说:“都不来,更好;咱们可以多吃,多说话。”由此可见其人缘的确不佳。

  不过,吴佩孚的口才和文才虽然在同僚们面前不受欢迎,但在关键时候却发挥了作用。有一次湖南督军汤芗铭请曹锟赴宴,在开席之前,汤芗铭在欢迎辞中极力夸赞了曹锟一通。按当时的规矩,主人致欢迎辞了,客人也应该致答谢辞,但曹锟向来不善辞令,于是诡称自己感冒而让副官吴佩孚来代为致辞。

  这下吴佩孚算是抓到机会了,他在致辞中将湖南的人文历史、道德文章以及汤督军的丰功伟绩都添油加醋的颂扬了一番,说得是字字珠玑、滴水不漏,令在场人士刮目相看。事后,汤芗铭对曹锟说:“哎呀,你的部队真是人才济济啊!你看你的这位副官长,真是文武全才,人中精英啊!”

  说完,汤芗铭的意思是想把吴佩孚留下来给他帮忙,准备委派他做个旅长。曹锟本来觉得吴佩孚这个小子能力虽然还可以,但就是这张嘴成天唧唧呱呱,没个消停,没想到汤督军却如此赞许,心想吴佩孚可能还真是个人才,那不行,我的人怎么能为你所用呢?

  等曹锟回了岳州,便把吴佩孚找来,说:“你小子还真行,难怪昨天汤督军这么看得起你。你说你这么个小个头,黄头发,黄胡须,两眼炯炯有神,莫非你是金星下凡来帮我的?以后你好好跟着我干,将来一定有个好前途!”

  凑巧的是,第三师第六旅的旅长张鸿逵突然发病去世了,本来是应该由团长王承斌递补的,但因为有人反对王继任旅长,结果曹锟便让吴佩孚升任了第六旅的旅长……这真叫“有才又有运,处处同花顺”,由此,吴佩孚也就成为了曹锟的铁杆心腹,并在北洋军人中崭露头角了。

  介绍完了吴佩孚的经历后,却要说到1918年的湘鄂战争,当时吴佩孚奉曹锟之命率第三师南下入湘,在大败南军后相继攻克岳阳、长沙,继而驻防衡阳。入湘不久,吴佩孚因战绩卓著而正式升任了第三师师长,由此成为曹锟军中的第二号人物。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便两年过去了,吴佩孚的军队已经在衡阳呆得不耐烦了。事实上,早在1918年7月,吴佩孚便电请撤防北归,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督军是皖系的张敬尧,第三师驻防湘南实际上是为他看家护院,这如何使得?再说了,第三师的官兵大都是北方人,他们久居潮湿闷热的南方当然也不乐意。

  但是,由于当时的战局刚刚稳定下来,而接着又是一战结束、南北议和,巴黎和会之后又闹学潮,国际、国内的事情多得不得了。一直等到1920年,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