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九、冯总统与段总理闹翻了脸_北洋往事·那些军阀那些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随后便率领湘粤桂联军入驻,恢复了南北双方战前的状态。

  段祺瑞眼看自己的“武力统一”政策刚刚开了个头便宣告失败,心里好生气恼,于是他气呼呼的找到大总统冯国璋:“王汝贤、范国璋两人身为军人,未经批准便擅自退兵,以至于湘省尽失,该以军法从事!”

  冯国璋却心里清楚王、范二人撤兵是怎么回事,于是淡淡的说:“王、范固然有错,但傅良佐弃省自逃,又该当何罪?”段祺瑞愤愤的说:“王、范二师,无故倒戈,傅良佐不走又能如何?”冯国璋微笑道:“倘若能武力勘定,我又何必一意主和?想必是前方困难重重,王、范才有此无奈之举。”段祺瑞听到这里,才算摸出点门道来……搞了半天,原来是冯国璋在背后给他们撑腰的!

  说到段祺瑞和冯国璋的关系,自然是非同一般。这二位都是北洋武备学堂的开山弟子,又一起跟随袁世凯多年,既是老同学,又是老同袍,几十年的交情,那可是实打实的。据冯国璋的女儿回忆说,在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的时候,王士珍、段祺瑞和冯国璋都随同调驻山东,那时他们白天上班,晚上便经常来冯国璋家小聚,或谈天说地,或喝喝酒,打打牌(麻将),彼此相处非常融洽。

  当时冯国璋家有个共同捐资的私塾,塾师是冯国璋的三哥冯琥璋,在家塾中就读的学生不但有冯家的子弟,段祺瑞的儿子段宏业甚至小舅子吴光新也在这里读书。段祺瑞对子弟的教育非常重视,如果书读得不好,他不但责罚自己家的子弟,冯家的几个儿子也要同时受罚,一视同仁。

  在前清时代,由于受到大领导袁世凯的影响,冯国璋和段祺瑞的政见基本相同,直到段祺瑞发出“共和通电”,冯、段两人才出现分歧。关于这件事,冯国璋对段祺瑞是非常不满,但后来见势已如此,也只好作罢。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和冯国璋都成为了主导当时政局的风云人物。但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冯国璋和段祺瑞在收拾乱局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冯国璋比段祺瑞大6岁,1917年的时候段祺瑞正好52岁,尚有余勇可贾,而冯国璋已经是58岁,明显老态毕显。由此,段祺瑞主张要武力统一,而冯国璋却不忍杀伐过度,认为还是和平解决的好。

  冯和段的这个分歧,完全是原则立场的分歧,这要调和起来有点困难。就拿傅良佐督湘这件事来说吧,冯国璋最开始是不同意让傅去湖南的,最后因为段祺瑞的坚持才让步。像黎元洪一样,冯国璋当时的工作也主要是盖印,程序一般是这样:国务院的秘书长张志潭带着公文来总统府,随后在总统府代秘书长恽宝惠的带领下去请冯国璋用印。一般来说,国务院的公文须冯国璋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