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知府_我在古代考科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字,随即沉吟不语,似在思索。

  方长庚一颗心被他这番举动搞得七上八下,一时忘了贵人不可直视,一双清亮有神的眼睛直盯着李仁守。

  李仁守见他长得眉清目秀,小小年纪却十分沉稳,忽然间就起了促狭心思,想考他些不一样的。

  “‘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你可否说出一二来?”

  方长庚先是一愣,暗道怎么不是四书或经义题?下一刻就有一阵狂喜从心底蔓延开来。

  竟是歪打正着!

  也许是知府大人想另辟蹊径,挑个考试范围之外的冷门律法题来逗弄他,殊不知这正是他的强项啊!

  方长庚清咳了一声,目视前方,只觉这个答案可谓信手拈来:“‘狱囚脱监及反狱在逃’,此乃《大昭律》中捕亡律地一百二十一条所记载,凡犯罪被囚禁而脱监,及解脱自带枷锁越狱在逃者,如犯笞杖徒流,各与本罪上加二等;如因自行脱越而窃放同禁他囚罪重者,与他囚罪重者同罪并罪,止杖一百,流三千里。本犯应死者依常律,若罪囚反狱在逃者,无论犯人原罪之重轻,但谋劫力者,皆斩监候,同牢囚人不知反情者不坐。”

  方长庚一口气说到这里,此时已经彻底镇定下来,浅笑道:“学生答完了。”

  李仁守的神情从放松到微凛,又从微凛到触动,最后有些奇异地问道:“这是几年前浙江乡试所出的一道题,前几年我也曾考过县试中名次靠前者,无一人能完整答出,你小小年纪,如何能将它倒背如流?”

  方长庚心说,这种题这么变态,乡试前谁有那功夫去背这些东西。

  “学生只是对《大昭律》很有兴趣,因此时而反复翻阅,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李仁守长长地“哦”了一声,神情舒展:“一国之律法乃国之根本,人人当读之懂之,可惜……难得你一个小童能不拘于格局,我大昭缺的就是你这样有志趣的学子啊!”

  这帽子太大,方长庚承受不起,忙道:“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只是学生有机会在大人面前献丑而已,实在不敢当。”

  李仁守却不管这些,眉头一动,又说:“既然你如此熟悉《大昭律》,我便再考你一题。”

  方长庚表示洗耳恭听,心里却已经在翻白眼了。

  他虽将大昭律背得很熟,但一些特别细小的规定未必能完全答出来,他可不敢随口胡言忽悠这位知府大人。

  “‘囚应禁而不禁’。”

  “此乃断狱律中第六十八条……”

  幸好这条也记得,方长庚心中暗道上天眷顾,见李仁守神情越发明朗,他的心情就像是膨胀起来的气球,飘飘然了。

  最后李仁守又问了一道地理题,其实是要求考生列举湖广一些有功名的人物,此类题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子热爱家乡的情怀,只要熟悉家乡历史就能答出来。

  方长庚自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