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T34之殇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T34之殇

  对比德国坦克所使用的切割焊接装甲,T34坦克所采用的整体铸造式炮塔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一次性成型的整体铸造式炮塔不但大幅度缩减了坦克炮塔的制造工序,缩短了炮塔制造所需的工时。

  同时还避免了切割焊接装甲所带来的边角料浪费及繁琐的回炉重融工序,在生产成本方面将制造一台炮塔所需的价格降到了最低,为T34坦克后续的大规模生产及钢铁洪流战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与此同时,由于苏联坦克军工业那相较于德国坦克军工业来说无法回避的技术落后性,以及整体铸造式炮塔本身所带来的先天性属性缺陷。

  T34坦克的炮塔装甲内部经常会因整体铸造式炮塔在生产过程中所混杂进去的杂质、灰尘、以及大量的气泡而最终影响到成型后炮塔的整体装甲质量。

  一般来说,在苏德战争早期,这一弱点在面对德国人那短小无力的短管坦克炮和37敲门砖所发射的穿甲弹那几乎无力的穿甲能力时还尚且体现不出来。

  但一旦遇到德国人的另一款反坦克神器般的存在也就是FLAK36/37型88毫米高射炮时,其所发射的PZGR被帽风帽穿甲弹拥有在500米距离上可击穿125毫米垂直装甲的可怕威力。

  而这,对于T3476中型坦克1941年型号那仅仅90毫米装甲厚度的炮盾和45毫米厚的炮塔正面两侧脸颊部位来说简直是致命般的存在。

  本就因为装甲内部充斥着不少杂质及气泡的T34坦克整体铸造式炮塔装甲,在面对穿甲深度远超防御能力之外的德军88炮时立刻便会暴露出其装甲质量不足的致命性弱点。

  低劣的炮塔装甲质量经常会造成德军88毫米高炮毫无悬念的直接击穿,相较于纸面理论装甲防御厚度要稍逊一筹的整体铸造式炮塔几乎无法抵挡住德军88炮的任何攻击。

  “有随行的友军单位能够证明你的战绩吗?马拉申科同志。要知道,这么多的战果如果申报上去的话难免会让某些嫉妒的人心生疑虑,为了你自己着想同时也为了我们师的荣誉,这些战果最好能有随行的友军单位目睹并作证才好。”

  “有的,政委同志。在我们师先头部队到位并开始发起反攻的随后行动中,311号BT7坦克和202号T26坦克一直伴随我座车左右协同进攻,他们都可以证明我的话。”

  至于那些战略方面的问题,就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中校所能和应该去考虑的问题了。

  听罢林杰的回答后随即面露赞赏神色再度缓缓点头表示认可,稍稍一顿的彼得罗夫中校再度开口发问。

  简化制造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并缩短单辆坦克的制造工时最终用来形成钢铁洪流,以装甲部队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