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06章 其名T43A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06章其名

  马拉申科有段时间没体验过这种强烈而刺激的视觉冲击感了,记得上次还是在柏林打呐粹那会儿。

  等等,好像在柏林打呐粹那会儿也不算太久?

  算了,也无所谓,反正面前这个不算太大的大家伙给人的感觉,那是真的牛B就行。

  被炮塔后转、炮管子朝后,固定在发动机舱上来方便铁路运输的那门主炮,看上去是相当的熟悉,颇有一种“红海军上岸武德充沛”之感,与IS7的130主炮既视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

  最根溯源到源头,实际上就是红海军B-43型100mm舰炮上车改进版的主炮。

  当然,这不是这款“拿来主义”的红海军舰炮首次出现在履带式战车上,相当出名且同样战力爆表的另一款红军坦克歼击车——SU-100,很早以前就用上了这门炮并给德意志动物园大肆开瓢撬罐。

  杀得动物园怪物们各种炮塔脑壳飞一地,着实战功彪炳,当然也充分证明了这门“舰炮上车”主炮的强悍威力。

  另一方面,红军早就想把100炮搬上坦克了,甚至这想法来得比100炮上坦克歼击车还要更早。

  马拉申科至今都记得自己去厂子里拜访的时候,莫洛佐夫指着那辆长鼻子T34就给自己说“那是最后一辆T34坦克,切诺阿尔法”时的场景。

  存在无法克服缺陷的T34-100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其设计研发的经验和探索的成果却化作技术储备,得以被保留下来,并最终用在了下一代最新型的T43坦克改进升级项目中。

  也是因为对在T34-100项目上的失败一直念念不忘,从没放弃过给自己的坦克升级火力的莫洛佐夫,在最新的T43坦克立项研发时就做足了打算。

  但中型坦克远不像重型坦克那样,可以走量少质高的相对精品路线,专供精锐部队装备并做集中突破之用,数量少点就少点也不是太让人头大,中型坦克那是必须保障每一支红军坦克部队都有的用的绝对中流砥柱。

  对产能要求极大、大到了光看一眼数字,都足以让人直呼震撼的中型坦克必须保量交付,这是红军无论如何都无法妥协退让的根本需求。

  受火炮产能限制影响了车的产量的莫洛佐夫没辙,只能给T43用上了虽然性能差点、但至少量大管饱的85毫米主炮。跟坦克歼击车争产能的100毫米车载主炮当时的产能,根本达不到中型坦克月交付数量的最低底线要求,甚至连一半都不到。

  你敢用100毫米主炮量产,那就等着红军,啊不,应该是内务部的同志来找你上门谈理想吧。

  85毫米炮的T43定型投产了,但100毫米炮版本的T43设计改进工作却从未停止过。

  本着“既然火炮产能不够那我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