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906章 我们努力了,但暂时没成功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看它的后坐力依然非常强大,远超IS7原本的130毫米主炮,每次开火都能让全车颤抖外加倒退50-60公分不等。”

  “但相比起失败的S-51方案,这样的结果已经是非常喜人了。火炮在上车测试后的后坐力表现,也同样要远强于其原型基准版B-4榴弹炮。”

  “后者使用拖拉机底盘承载开火时的后退距离更远、后坐力反馈更强,基于此对比情况,我们认为对主炮的一系列针对性改进设计是相对成功的、可被接受的。”

  “您觉得呢?将军同志。”

  如果是单从沙什穆林的叙述来看,那么毫无疑问,如此成功的针对性改进设计已经到了足以“令人狂喜”的地步了。

  但具体表现如何,马拉申科不好现在就妄下定论。

  毕竟靶场测试是一回事,投入实战又是另一回事。

  模拟考试次次优等的尖子生,不一定上了高考考场还能继续牛逼,心慌尿急加害怕也是有可能当场翻车的。

  所以对于沙什穆林的试探性发问,稍加思索的马拉申科却是给出了一个既不打击沙什穆林,又不至于把话说得太满导致自己日后被打脸的评价。

  “我个人持乐观和积极倾向,你继续讲,我在听。”

  “好的,将军同志。”

  自己也知道马拉申科不可能光听介绍,就当众大喊“卧槽牛逼,我他妈就要这个,爽死!”。

  心里有谱的沙什穆林光是听到马拉申科报积极乐观的倾向意见,这就已经很满足了,也更加有了继续把话说下去的勇气和信心。

  “之前我们收到了许多前线作战反馈,其中有不少车组都表示,如果我们的自行火炮拥有一个坦克那样的可旋转炮塔就好了,那对作战灵活度和综合战力会有极大的提升。”

  “IS7是个足够好的平台,我们也想在这一平台上完成独立可旋转炮塔的创新,并进行了多方案的论证尝试,其中几个比较好的方案甚至还搭建了台架模型和上车测试。”

  “但很遗憾,将军同志。”

  “一系列论证和测试的结果表明,目前我们现有的技术,暂不支持将203毫米主炮装进独立可旋转炮塔里进行设计。炮塔座圈尺寸和方向机效率、可靠性都出现了令人难以接受的问题,搭载203毫米主炮的独立可旋转炮塔实在是来得太大太重,就算是IS7的底盘如此优秀也.”

  话到一半颇有些遗憾的沙什穆林欲言又止,稍事沉思后还是主动选择将话语进行下去。

  “但我们不会放弃的,将军同志。”

  “固定战斗室的设计只是一个相对妥协之作,独立可旋转炮塔的设计方案我们会继续进行下去。不过这种临时妥协性的方案也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更加宽大的后置固定战斗室,甚至足以容纳下203毫米炮弹规格的半自动装弹机,采用和IS7的炮塔尾端半自动装弹机相同原理的设计。”

  “如此一来,这至少解决了203毫米巨炮装填困难的问题,就算是塞进全封闭的装甲战斗室内也不是问题。装填效率不但没有下降,相对于原型而言反而获得了巨大的提升。”

  望着眼前这形似“费迪南式布局”的IS7底盘自行火炮,一边听一边看、结合自己理解的马拉申科,算是基本弄清楚了这玩意儿的设计内构。

  “也就是说这东西是驾驶舱前置、动力舱中置,然后将原本倾斜的车体后部拉平改为垂直,安置了一个巨大的全封闭装甲战斗室,对吗?”

  “是的,将军同志。您的理解非常正确,基本内构就是这样,并且.”

  话音未落之余又手指了指261工程车垂直的车屁股,从自己所处位置看去,确实能看到一个巨大尾门的马拉申科似乎理解了什么,而沙什穆林紧随其后的话语则脱口而出。

  “弹药补给会变得前所未有顺畅,将军同志。战斗室后置布局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从车尾开门直接补充炮弹,哪怕弹丸和药筒的尺寸再大也不是问题,在安全性和效率上都有保证。”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