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0章 呼唤毁灭之力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90章呼唤毁灭之力

  “各车组注意,这次的战斗是冲入战区一线,为友军提供近距离直瞄火力支援。情报显示作战区域内有大量敌残存反坦克火力部署,友军会尽可能掩护我们并开辟进攻通路,但仍然有高度风险!”

  “记住我们平时的训练内容!如果你的车不幸中弹起火,哪怕全车组只剩一个人还活着,都必须做你该做的事!我们的炮弹绝不能伤害自家同志,都听清楚了吗?”

  “明白!”

  “二连收到!”

  “131车确认。”

  撂下了手中的无线电送话器结束通话,并将之放在无线电台的支架旁挂好。

  周身都随着坦克的起伏摇摆一起抖动的车长,下意识看了眼面前舱壁上贴着的全家福照片,已经先自己一步牺牲的同为红军妻子,正抱着更早之前就死于呐粹轰炸的女儿,在黑白的定格照片之中向着自己温暖微笑。

  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而立之年车长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唯有为家人和祖国复仇的意志绝不会熄灭,始终如一地在熊熊燃烧。

  “保佑我,亲爱的,保佑我能毁灭更多的呐粹为你们复仇.”

  身形巨大且装甲厚重的TOS-1\A内部,却有着与使用同款车体底盘的IS2与IS6重型坦克均大为不同的内构环境。

  因为无需从车内装填弹药得以清空了储备弹药架的缘故,腾出了大量车体内空间的TOS-1\A火箭突击坦克内部显得相当宽敞,其操作环境和人机功效相比IS2和IS6而言简直算得上是苏式天堂。

  也正因如此,考虑到三名车组成员之间的协调性、配合度问题,TOS-1\A的车组成员分布模式与以往的任何红军坦克均不相同。

  驾驶员依旧位于底盘的最前方、单人单座没有任何改变,这也是保留了原本的驾驶操作系统,尽可能不做过多设计变更来降低生产难度、缩短建造工时,便于在战时尽快提升产量的选择结果。

  涉及到一线部队具体层面来说,这么做也有好处。

  只要是会开IS2和IS6的驾驶员,那么无需经过任何额外培训,就能直接上手驾驶TOS-1出征作战,得以极大地简化了新装备从入役到形成实际战斗力的人员磨合过程。

  而余下的两位车组成员——车长与炮手。

  则以左右各一的横向并排、间隔而坐方式,与前方单独入座的驾驶员一起,在俯瞰视角下共同构成了“品”字型的三名车组成员布局、前一后二。

  稍微侧个头就能互相看到彼此的炮手与车长,其沟通配合效率由此得以大幅提升。

  无需进行车内装填的设计更是省去了第四人的装填手席位。

  总之,在马拉申科与科京通力协作、共同设计开发下诞生的TOS-1,绝对是一款极具苏联坦克设计风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