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0章 血色十字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类最本质的好奇而缓步走上前去径直弯下腰来,向着面前这堆充满血腥味碎肉组织中伸出了自己右手的马拉申科甚至连眉毛都不眨一下,被未干鲜血浸染成深深猩红之色的右手随即将那块小小的深黑色金属制品轻轻取了出来。

  随手捡起了碎肉堆旁一块还算干净的衣物碎片把这块深黑色金属制品擦拭干净,一枚镶嵌1939浮雕数字的一级铁十字勋章随即便完整地呈现在了马拉申科面前。

  “呵,居然没给坦克履带压碎,真不知道该说是神奇还是真的就天意如此。”

  在苏德战争刚刚爆发的1941年初,此时的铁十字勋章还没有到第三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时那种满大街随处乱发,甚至连由小孩子们组成的儿童军都能领到的程度。

  作为二级铁十字勋章之上更进一步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其获得难度自然是毋庸置疑又极其苛刻,用以命相搏才换来的奖赏来形容一级铁十字勋章可谓是毫不为过。

  不论这枚勋章的主人在生前是经历了多么艰难而又危险的战斗后,才博得了这枚象征德意志军人无上荣耀的勋章,但眼下这位勋章的持有者却毫无疑问已经沦为了一滩连人样都分辨不出来的模糊碎肉。

  用象征荣耀的军功章来形容这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已不恰当。

  眼下,这枚承担着生命之重的小小金属制品,只不过是作为战胜者的马拉申科手中一块战利纪念品而已,再无其他。

  回头看了看自己座车履带缝隙间依旧绞磨沾染着的丝缕斑驳碎肉和血迹,几乎已经可以断定这名德军是被自己座车给压成了肉泥的马拉申科,索性将这枚一级铁十字勋章直接收入了自己的口袋之中。

  “不论你的名字是什么又有怎样的故事,说到底我们终归还是殊途同归的同一类人,但也仅此而已。”

  当重回自己座车内的马拉申科开口下令让谢廖沙发车做好准备之时,远在预备队方面军后方司令部所在地格扎茨克方向上的朱可夫,亦是接到了最新一手的前线战报。

  “第二道防御阵地上的试探性进攻受阻,德国人在第二道防线上布置了精密的反坦克火力和机枪阵地,预计进攻将会有所难度?这是什么胡言乱语蠢材逻辑!”

  将手中刚刚经由方面军参谋长亲手递到自己手里的电报纸直接揉成团后丢进了垃圾桶,向来脾气火爆的朱可夫眼下可是神经紧绷中又气不打一处来。

  “回电告诉拉库京,我配备给他的新式秘密武器和方面军直属重炮部队,不是去等着收复叶利尼亚以后上街游行的!”

  “用重炮火力粉碎掉德国人的第二道防御阵地,然后立刻发起进攻!德国人只要一刻还有活着的人影出现在阵地上就继续猛轰,攻击部队受阻的原因只能说明他发动的炮击还不够强大,我要听到的是他的第二十四集团军攻入叶利尼亚城的消息!不是这些随随便便都能扯出来的借口!”

  面对朱可夫那明显神色不悦的火药味话语,眉头稍稍一皱后的参谋长随即出言补充。

  “可是我们刚刚占领德国人第一道防御阵地后的先头进攻部队,距离德国人的第二道防御阵地最近处还不足一公里距离。这种距离下如果发起集团军规模的炮击,误伤可能性是无法回避的潜在问题。”

  看到有读者询问KV1上机枪数量的问题,这里做出回复。

  KV1重型坦克装备车体航向机枪、主炮同轴机枪、以及炮塔后向机枪各一挺,款式均为7.62毫米车载DT轻机枪。

  一般情况下在正面向敌时能够做到车体航向机枪(机电员操作)与炮塔同轴机枪(炮手操作)的同时开火,炮塔内置后向机枪长在炮塔后脑勺上,设计用途是来对付菊花被捅时的敌军步兵,不过实战用途并不大,所以后继型号的IS系列重型坦克上取消了此设计。

  最后就是KV1重型坦克没有装备炮塔顶置高射重机枪,这与卫国战争尚未爆发时的苏军没能清醒认识到空军对于坦克的严重威胁有关,1944年之后的T3485与IS2重型坦克基本均加装了炮塔高射机枪以应对德军空袭,并起到了不错的实战效果。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