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06章 我打中了,车长同志!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个怎样的意思、会如何体现。

  伊乌什金很确信自己瞄准的部位是那怪物的战斗室正面主装甲带,但属实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炮弹在区区一百多米的距离上居然向下偏了足足十几公分之多,沿着那巨大车体倾斜首上装甲的上半部分边缘一头撞了上去。

  叮咣——

  弹芯穿甲体与倾斜首上装甲剧烈碰撞的金属撞击声瞬间响起,内心中虽然“震撼”于这离谱精度的伊乌什金,却依旧清楚地知道自己打中了目标、并没有脱靶,更加没有跳弹的曳光轨迹从自己视野内划过。

  眼前的这一切只能说明一件事,炮弹确确实实是一头夯进了装甲里、多少起了些效果,但至于是击穿了装甲还是半穿透卡主,这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伊乌什金眼下唯一寄希望于的事情,便是这一发精度偏到了姥姥家的炮弹多少能够奏效。

  “打中了!我打中了,车长同志!”

  “闭嘴,我看到了!德国佬可不一定被你干掉了,睁大眼睛看着!”

  脱壳穿甲弹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这玩意儿是纯金属打造的弹芯穿甲体,本身不设弹丸战斗部、故而也没有任何战斗部装药。

  说白了,这东西在击穿敌方坦克之后所造成的毁伤效果,全看弹芯穿甲体的剩余穿甲动能存留多少,在破开装甲之后是否还有继续前进、造成深入破坏的能力。外加那些在装甲被击穿一瞬间,被弹芯穿甲体冲击带起的装甲碎片,四散飞溅之中杀伤极近距离下的车内成员软目标。

  一颗不能炸的铁坨,这便是对脱壳穿甲弹的弹芯穿甲体最好的形容。

  使用122毫米的大口径主炮发射确实给后效带来了一定的增益效果,比如说在说明书上标注地清清楚楚的13.7公斤钨合金制弹头质量。对比冷战初期的各型第一代脱壳穿甲弹来说,这样的弹头质量绝对算得上是势大力沉、雷霆一击。

  倘若能击穿装甲,更大更沉重的弹头带起的装甲碎片必然更多、对车体内部的设备人员毁伤效果更强。但前提是你能打得穿,否则一切后效都是白搭扯淡。

  在增大弹头质量借以扩大后效,和缩小弹头质量增加穿甲威力间,找到最合适最优的平衡点。这也是冷战时期各国设计师们开发第一代脱壳穿甲弹时,所考虑的一个重中之重。

  当然,以上这些东西于马拉申科而言都是后话了,当下只有他这么一个穿越者能明白这些道理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精度差到离谱的破玩意儿到底打没打穿德国佬的装甲,这才是马拉申科现在唯一所在乎的事。

  既然没有装药,那么多半不能指望这一炮打过去就让德国佬当场炸车殉爆。

  除非是你的弹芯穿甲体在击穿装甲之后,依旧带着足够的剩余动能,在继续前进的弹道路线上正巧打中了弹药架,弹芯穿甲体与炮弹物理撞击时产生的超高温破坏导致弹药殉爆。

  否则的话,单靠击穿装甲一瞬间带起的装甲碎片,几乎不可能殉爆弹药。

  不规则的装甲碎片破甲能力薄弱、速度衰减还极快,除非是异常尖锐的装甲碎片在极近距离下有概率破开弹体、引燃装药、导致殉爆。否则的话,这概率简直低到和大家都在扫码支付的年代,你却在下班路上捡到了张百元大钞差不多。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