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10章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10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于现在的马拉申科而言,最头疼的问题不是面前这“铁盒姑娘”的性能如何、是否达到战场需求标准。

  步兵战车这东西,老实说并没有多少难度。

  这就是个稍微硬点、能当普通轻武器的车体底盘,再加上个哪怕重机枪都行、机炮更好的小炮塔。把动力舱前置挪到车体前部,后部开门用来上下步兵就行。

  只要设计思路清晰、理念准确,这玩意儿放现在这年头想造出来其实没多大难度。

  新设计底盘不现实、大不了就拿坦克车体底盘随便改改,虽然比专门设计的车体底盘差点,但有的用总比肉身冲上去挨子弹要强,战时条件下就凑合凑合算了。

  可以说只要马拉申科愿意,随便给莫洛佐夫点指导都能把这玩意儿给造出来。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这东西不是凭空变个戏法就能弄出来的,这东西一旦开始量产就会实实在在地占用坦克生产线、挤占生产资源。

  在红军现役的中型坦克已经落伍于敌人的新式装备,一旦有新式中型坦克设计完毕、满足要求,就得立刻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来满足前线部队实际需求的情况下。

  把本就有限的生产资源挪用到步战车上来是否划算?是开足马力生产能够应对德国佬新车的新式中型坦克,还是放缓节奏,让步战车和新式中型坦克的生产同步进行。

  这两个选择之间如何做出取舍,将会直接关系到红军前线部队下一步以及未来的战场优劣。

  步战车对于步坦协同部队带来的战力提升大到不可忽视,还能极大程度地减少步兵的伤亡。但前线坦克部队,现在又确实急需一款足够优秀的新式中型坦克来升级换代,应以抗衡德国佬的新式动物园。

  马拉申科纠结了,这种只能做出一个选择、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蛋疼问题,马拉申科还是头一次遇上。

  马拉申科很想说一句“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但现实是后方的产能不可能做到两种新装备全都大量投产。尤其是作为新概念武器的步战车是否能被上级接受,头一次接触这玩意的前线部队,如何善用这东西使其发挥最大战术价值,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恼人问题。

  思来想去的马拉申科感觉自己属实是被搞的头疼,想到最后也依旧没有啥完美解决方案的前提下,最终也只能闷闷地憋出这么一句话来。

  “先先试着完成它吧,老实说我很看好这个东西,直觉告诉我它会在战场上发挥大用。”

  “但首先,我们要考虑到产能冲突的问题。一旦能够对付德国佬新玩意儿的新式中型坦克定型量产,我们必然要开足马力生产新坦克,产能绝不会有多余空闲这一说。”

  “这东西就算真的很成功,但是重要性也远不如新式中型坦克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