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5章 终焉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拉申科索性就把拉夫里年科,调去经管那两个营的师属自行炮兵:喀秋莎火箭炮和ISU-152自行火炮各一个营,在战斗中直接和自己联络并负责。

  马拉申科在这个时候联络拉夫里年科,打的可不是呼叫炮火支援覆盖的主意,部队都已经快冲上阵地了这显然没有必要。

  “已经抵达,我们现在就在你后面!火箭炮还在部署阵地做发射准备,不过自行火炮可以立刻投入战斗、已经进入射程,你想呼叫哪种支援?”

  呼叫哪种支援?这还用说?

  “很好!让ISU-152们给我顶上去,瞄准那些党卫军渣滓直接摇平炮口轰!步兵和装甲载具、视野范围内一切活动的敌人都是攻击对象,不要在乎党卫军的那些破车!我们的装甲防护足够坚固、能抵挡的了,所有的虎王现在都已经被干废了!”

  仅有122传家宝的直瞄轰击仍是不够,马拉申科还想要更强的火力来加以支援。

  使用强化后的IS2重型坦克车体底盘,改造制成的ISU-152自行火炮不同于既有历史版本,有着更加强大的装甲防御力。

  说白了就是既有历史中的ISU-152是拿早期型IS2的车体底盘改的,而马拉申科手里现在这款,却是用在既有历史中本应该是后期型、即1944年款IS2的车体底盘制成的。

  一整块斜面拉升、覆盖整个战斗室正面的厚实装甲,与1944年款IS2的车体首上装甲厚度相同、均为100毫米物理厚度。而倾斜角度则是略有不同的53度,比IS2车体首上原本的60度倾角略小了一些、等效装甲略有折扣,这是为了在战斗室内容纳那门体积巨大的152榴弹炮所必须做的妥协。

  倾角高达60度的战斗室正面装甲,根本就无法在战斗室内给152炮预留足够的后座行程。

  如此一来就只能减少装甲倾斜角度、将主炮安装位置更加前出。

  最终的测试结果证明,缩小至53度后的装甲倾角方案下所安装的主炮,刚好能给战斗室内留出足够的主炮后坐行程,于是最终设计方案就这么敲定了下来。。

  但即便如此,这种强大到异乎寻常的装甲防护仍然是足称坚不可摧。

  除了虎王的长88有能力在500米距离上做到勉强击穿之外,新款ISU-152的战斗室正面装甲,能够在常规交战距离内抵挡任何一款德军已知主炮的轰击,包括那门穿深比虎式短88还高的黑豹钓鱼竿主炮。

  解决掉了虎王这个心腹大患之后,马拉申科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将手里的ISU-152投入战场,这同时也是ISU-152们以直瞄轰击姿态投入到大型进攻作战、而非防御作战当中的首次战斗。

  接到马拉申科命令的拉夫里年科快速行动起来,本就已经进入了有效射程范围内的ISU-152营,开足马力继续前出到更靠前的攻击位置上去。

  机动性本就尚可的IS2重型坦克车体底盘,赋予了这些ISU-152们还算说得过去的机动表现。

  区区几百米的最后前出距离不消半根烟的功夫便已抵达,此时的库尔巴洛夫一营已经携步兵一起冲破了党卫军阵地,展开了最后的近身战斗。摇晃着狰狞硕大炮口的ISU-152们,随即便将目标锁定在了那些不至于伤及友军、距离稍远一些的党卫军杂碎身上。

  而在战场的另一边、与马拉申科进攻追击路线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对党卫军残余部队的另一头展开猛攻的红军部队,也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样选择将装甲厚重的ISU-152当做破门重锤用的红军部队正面突破了防御,从撕开的口子位置快速突入、展开最后厮杀。

  战斗在此时虽然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宣告结束,但是维京师存在于武装党卫军建制序列下的终点其实已经降临、被彻底画上了句号。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