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〇六十一章 接待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设备物资辗转城,沐城仿佛一夜之间成了香饽饽,无数的人像是闻到血腥味儿的鲨鱼一般,不知道哪个犄角旮旯钻了出来,跑到沐城来寻求合作。

  不过大部分人满含希望而来,却带着失望而归。

  因为沐城是一座因工业而强的城市,本身具有不错的工业基因和土壤,而傅松从苏联倒腾回来的很多设备直接就能被沐城本地的企业所消化,这种情况下,沐城市的领导怎么容许闲杂人等来他们的地盘跟他们抢东西?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这批宝贵的设备物资,最重要的是防止被外人捷足先登,沐城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程式澎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安排专班专人,日夜盯着这批设备。

  对于近期来沐城的外地人严防死守,甚至为此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严打”行动,专门查外地人的房,可谓下足了功夫。

  当然,查外地人只是“严打”行动的原因之一,而且并非主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沐城最近几年的治安环境确实不怎么样。

  从1988年开始,受国内经济大环境不断下行的影响,沐城的经济每况愈下,许多企业效益不佳,停工停产现象普遍,甚至出现了一批破产企业。

  人一旦没事干,就要惹是生非,这也是古往今来每朝每代都视无业游民、盲流之流为社会之最大不稳定因素,并且严厉打击之的原因所在。

  尤其进入90年代后,沐城的经济形势更加严峻,造成的后果就是沐城的老百姓不再“淳朴”了。

  小偷小摸这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了,入室盗窃、拦路抢劫的大有人在,车匪路霸也从鲁西地区发展到了沐城,出租车司机在荒郊野岭被抢的案件也不是一两起了。

  街面上收保护费的混混都多了起来,就连张秀的包子店都被混混们骚扰过。

  越来越多的“洗头房”之类的场所涌现,一到晚上,洗头房门口的霓虹灯下,就会坐满浓妆艳抹、穿着暴露的“三产创业”妇女,冲着过路的老少爷们儿搔首弄姿。

  一个地区的经济与“洗头房”业成反比,这句话虽然是一句戏言,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是事实。

  因为张秀的事情,傅松曾在私下里跟徐英抱怨过,这次“严打”行动顺带着把这些“不稳定因素”连根拔起,只用了一个星期,沐城的治安环境为之一变,大为改善。

  沐城市委市政府这边对兄弟城市的人严防死守,另一边却加紧跟远景集团谈合作,得益于双方之前已经有过一系列合作,所以这次合作谈判进行得非常顺利,不到半个月时间,从苏联运回来的物资设备便都有了去处。

  在众多的合作项目中,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企业规模,沐城汽车厂是当之无愧的最大项目。

  程式澎胃口和野心都很大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