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〇一十二章 大国小民_重启激荡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两个年轻人作为俄罗斯青年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可谓狼狈为奸。

  “休克疗法”的核心内容就是私有化。

  盖达尔认为,俄罗斯唯一能走的只有市场化这一条道路,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水火不容,因此必须彻底实行私有化。他希望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快速实现经济自由化和私有化。

  他甚至还向根本不懂经济的尼古拉耶维奇拍着胸脯保证:我不光向你承诺,我还向上天发誓,我以我先辈的名义发誓,两年以后国家各个方面都会变好。

  丘拜斯则说:无论把财产分给谁,哪怕是分给强盗,只要把财产从国家手里夺出来就好。

  在当下,这两个人的观点被无数人追捧。

  暂且不论“休克疗法”和“私有化”如何,单论“只要……,改革就能成功”的这种话术的逻辑,就是错误的。

  这个世界上没有灵丹妙药,任何改革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的改革持续了40多年,在可预见的未来,依旧将继续进行下去。

  改革都或多或少有副作用,妄想用一次改革,甚至某一方面的改革就实现天下大同,绝对是不可能的。

  由这么两个嘴炮党来主导俄联邦的经济改革,结果可想而知。

  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第一步是放开物价,从1992年1月2日起,放开90%的消费品价格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取消对收入增长的限制,公职人员工资提高90%,退休人员补助金提高到每月900卢布,家庭补助、失业救济金也大幅上涨。

  政策一出,立竿见影,排长队购物的现象没了,货架上放置了充足的商品,俄罗斯人仿佛看到了改革带来的美好未来。

  可是没过多久,俄罗斯经济原形毕露,如愿以偿地“休克”了。

  物价如断了线的气球一般扶摇直上,在放开物价后的第七天,卢布大幅贬值,消费品价格上涨了6倍。

  还有几天就是俄历新年,但莫斯科大街上却毫无节日的氛围。

  卫国战争老兵在路边兜售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勋章,只为了换取下一顿的面包。

  女副教授因为最后半公斤香肠被前面一个人买走,而站在商店门前嚎啕大哭。

  前苏联的退休公务员,用每个月的退休金买了一小袋土豆和葫芦卜。

  那些向往西方生活的年轻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在篝火前瑟瑟发抖。

  他们想不通,不是只要走西方的体制,我们就能过上西方那种沙滩度假、红酒笙歌的美好生活吗?

  为什么苏联解体了,冷战也结束了,我们的生活质量反而比苏联时期还要差?

  傅松和沈红刚参加完一场葬礼,葬礼的主角是季霍米罗夫的伯父。

  季霍米罗夫的伯父是前苏联伏尔加军区的副司令,苏联解体那天半夜,他穿戴整齐,胸前挂满勋章,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吞枪

  请收藏:https://m.shw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